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轮圆月如期挂在天上。莞城首次举办的大型游园会在人民公园内热闹开场了。游园会应是东莞当地对社火表演的一种称呼。在北方,我们就直呼为会了。正月十五、十六是看会的好时候。
朋友说人民公园附近白天就开始堵了,到了晚上更是,华灯初上之时我们带着大宝出了门,媳妇说带爸妈去转转,她在家带二宝。搭公车的人就很多,每个路口都堵着长龙,越近公园,人越密集。下了车,对面的东门广场已经是人的海洋了。舞台上正在表演,台下满当当的。不是闺女的菜。
我知道晚间还有兴塘舞狮的表演以及粤剧和舞蹈。大宝比较喜欢看这些。我们就延着人流进了公园。
公园内更是摩肩擦踵,拥挤不动,路两边挂起了火红的灯笼,灯笼下挂着一排灯谜。过元宵,吃汤园,猜灯谜。这是这个节目千百年来雷打不动的老传统。但也是它最消魂的地方。人头攒动的猜灯谜现场让人再次见识这份古老的魅力。他们携儿抱女挤在人群之中,里三层外三层,维护现场的警察一再提醒前面还有,不要挤在这里,但这里依然是个瓶颈。
湖里的石舫也挂了红灯,带出一抹古色古香的意境,悠扬的粤曲隔了水飘了过来,更显清悦。在体育场外的三岔口,关起来,层层叠叠的红灯笼。灯笼之下则设下一个热闹的墟市,来自全市各地的非遗及手艺、衣物的在此热卖。颇有老家正月会的意思。过大年,逛大会,没有个热闹喧闹的集市总是少了点。传统的花灯、李全和的麦芽糖、寮步的豆酱……琳琅满目,眼衣瞭乱。树上缠了莲花灯,不过人潮却涌向了集市。
体育场正门口八字两列红灯,格外喜庆。场内更人山人海,这里是主会场,不过我们是后来才知道的。旧博物馆前的几株古榕上挂着无数旧式花灯,格外显眼。游客个个拿出手机,人间万户仰头看,咔咔不停拍灯笼。这里的灯笼大约可市民自发悬挂,会上看到一人捧着古式花灯过来。
公园正门内广场搭了大舞台,台前人层层叠叠,根本看不见台上在做什么。于是把大宝举到肩头,让她坐好给她看。就像幼时爸爸托着我站在人群中看会一样,不时问她看到没有,从她间断的回答和舞台传来的声响,知道正在为舞狮点睛。一时点睛完毕,礼花绽放,全场欢呼。鼓点响起,群狮起舞,为首的狮子头上还配彩灯。游园正式开始,彩龙在前,狮子继之,麒麟凤鸟及彩扇在后,队伍中还有不少小狮子,小学生的样子,引得人们争相抚摸狮头。上初大宝不敢,见我摸,也便跃跃欲试,很是开心。
跟着游园队伍来到体育场,人比之前更多,坐场上,广场里到处有走人头,彩旗飞扬,锣鼓喧天,好不热闹。盘龙,南狮,麒麟争先起舞。盘龙为女子队,没有北方盘龙勇猛的气势,比较中和。南狮出彩,二十多分钟的表演博得观众掌声和喝彩声。麒麟舞第一次见,尤其是凤鸟的出现,大约是水乡一代的习俗。看他们起舞,好兴奋,大宝看的眼情都不眨一下。
九点多表演结束。我们准备回了,人太挤,又吵又热,老妈脑子有点受不了,老爸扶着她,我托着大宝,很艰难的出了公园。门口舞台还正表演,现场人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