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扯了,又想扯了,就开扯吧。
还是先说家。丈母娘回去了,因为二舅妈突然离世了。这对于她,还有媳妇都是很大的打击。我常说这是你们家唯一的好人。那又怎么样呢,好人不长命。这么突然的离世,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临走时,哥哥姐姐还远在浙江。丈母娘说是不回了,但媳妇还是坚持让她回去了。买了车票,二妹夫派人去车站送的,也是前脚进了检票口,后脚就停止检票的准头,好歹上了车,坐了一个晚上,七点多便到了家。老爹去接的,打电话时还听到满耳的风声。再过两个多小时,丈母娘打电话来说二舅妈已入土为安了。真够神速的,也就一天的功夫,就成了山坡上的一个土馒头了。
生活就像变戏法儿,都没来得及适应,已经变完了。前几天二舅妈还打电话问媳妇和孩子的情况,还让丈母娘给带份子钱呢,一转眼就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了。二舅妈人善,媳妇她们姊妹都很喜欢她,跟她们家人处的都好。所以媳妇也很伤心,但毕竟是在月子里,我们还都劝她不能哭,哭多了,会落病根儿的。
二妹接替了丈母娘的工作,从虎门过来专程照顾媳妇。小外甥也来了。二妹以前啥都不会做的,每次去她那里,都是二妹夫下厨。不得不说孩子也是催化剂的,自从有了孩子,二妹一下子成了贤妻良母,菜也做得有模有样了。小外甥就是个话唠,那小嘴巴从睁开眼就不会停下来,巴巴地总是没完没了,搞得我们都有点精神错乱。我每天下班都会跟他玩一会儿,他也很喜欢跟我一起玩,钓鱼或者垒积木之类的。坐在那里就是巴巴地跟我聊天,而且一件事他能反反复复地跟你说好几遍。毕竟是两岁多的孩子,说话跳跃性比较大,我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能联系上下句,搞懂他说的是什么事。而且神奇的是他话语里总带着“对不对”、“是不是”这样富有参与性的话,尤其是那个“对不对”,那神情那腔调,简直要把人萌化了。
每天上班,我都会指着表告诉他,到这个针指到这个位置爹爹就回来了。他便乖乖滴在家里玩,等我回家。如果我到点还没回去,他能几次去问二妹:怎么还没回来呢,都到了呀。一见到我回家,便会邀请我跟我一起玩。有时候二宝也会在这个时候凑热闹,我便不得不去先解决二宝的事情,然后再跟他玩。去屋里时跟他说,我去看下弟弟出来跟你玩。如果进去太久了,他就会在外面哼哼唧唧,直到我出来才作罢。有时不想跟他玩,他就会腻我说:“我喜欢你啊,你都排第一了。”小外甥的这个喜欢排行榜我是很少能进去的。我们总喜欢问他:你第一喜欢谁啊,第二喜欢谁啊。刚从老家回来的时候,他的回答就是第一喜欢奶奶,第二喜欢爷爷,第三喜欢CC,第四喜欢小姨……在虎门待了几天,答案就变了。第一喜欢妈妈,第二喜欢爸爸,第三喜欢奶奶……再看到二宝之后,一睹小弟弟也是他头号喜欢的人。无疑爷爷奶奶的喜欢度是垂直下降趋势的,而爸爸妈妈是在提升状态,我这个当爹爹的呢也是,尤其是这次专程过来照顾媳妇,他已经明确表示喜欢我,排第一好几次了。不过他嘴巴很拧的,不肯喊我,总是说“你”。有时为了让他喊,便难为他,“你喊我,有好吃的。”看看我手里的吃的,很喜欢,急着要,但就是不喊。不过二妹说他最近有点缠你,私下里喊的。看看,我还是很有娃娃缘儿的。
二宝很乖,也很好带。一般是白天玩一半睡一半,晚上也能睡大觉。就是睡觉时间迟了点,要到十一点前后,这个点,大宝早都做了好几个梦了。他醒的时候喜欢别人跟他玩,不想躺着了。抱着或者放在腿上让他歪着,他都很平静,瞪着眼睛顶着你或者房间里的某处看得很入神。最有趣的是他吭哧瘪肚地像关公似的,噗噗地拉完之后,小嘴一撇,整个脸笑的跟花儿似的,那一刻好轻松啊。
每天睡觉前会翻点书,最近翻完了欧阳奋强的《1987
我们的红楼梦》,文笔差些,如果不是当年电视剧太经典了,这书就一无是处了。读着书,会让我回忆起电视剧里的经典桥段,宝黛初会,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凤姐弄权,探春远嫁等等,这是一种满满的回忆,很幸福。读完了这通俗的,我在案头上放了一本高深的,《李白选集》,寻点仙风道骨吧。之前看《王维集》,觉得挺好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