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名家牛淑贤与弟子索海燕合演的《梵王宫》“思云”一折欣赏

(2017-05-10 08:38:15)
标签:

牛淑贤

索海燕

陈素真

梵王宫

大祭桩

分类: 【戏韵春秋】

 豫剧名家牛淑贤与弟子索海燕合演的《梵王宫》“思云”一折欣赏

   “思云”是豫剧《梵王宫》中的一个重点折子戏,也是陈派做功颇有看点的一折戏。豫剧名家亚洲艺术终身奖获得者牛淑贤老师便善演此剧。今年年初,牛淑贤老师又指导弟子吴素真推出了久违的《梵王宫》,再现了这出彰显豫剧大美的力作。牛淑贤,灵动,戏曲几乎是活跃在她的细胞里面的,浑身都是精彩点,这对于耶律含嫣这个大花旦艺术形象的塑造是相当有益的。整出戏表演得精要之处在于细腻,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通过戏曲的程式,一点点的传递出来,让观众引起共鸣。

    作为牛淑贤的一个代表作,她也有很多的版本,尤其是其中的重点折子。今日突然看到2008年由河南电台戏曲广播推出的“周末大戏台”百期庆典大型演出中作为陈派传人的牛淑贤代表陈派演出的“思云”一折,为其搭戏饰演嫂子的是其早期弟子,有着旦角奇才美誉的索海燕。我在网上了解到,此次百期庆典大型演出包括三场大戏,前两场都是索海燕的大戏《桃花庵》、《程咬金照镜子》。在27号这天的豫剧六大名旦折子戏专场中,索海燕又以常派传人的身份演出了《拷红》,继而为乃师牛淑贤配演嫂子。索海燕是河北磁县人,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是梆子腔,加上有陈素真、桑振君等大师执教的邯郸东风剧团的巨大影响力,使得索海燕几乎理所当然地走进了戏曲圈,并在1985年调入了东风剧团,跟随牛淑贤学艺,并得到陈素真、桑振君等大师级艺术家的指导。后拜牛淑贤为师,于1991年荣获梨园杯全国豫剧广播大赛金奖。后调入济源市豫剧团。这次大奖赛也让她有幸认识了豫剧大师常香玉。1995年在郑州举办豫剧大师陈素真逝世一周年纪念活动中,索海燕以一出《棒打薄情郎》才真正为河南的广大观众所认可。这也说明此时索海燕是乃师牛淑贤寄予厚望的一位后起之秀。1996年摘得香玉杯,1998年,索海燕又拜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师。从此都挂上了常派弟子的名头。当然索海燕不是空挂名号不学艺的人,她的《破洪州》、《拷红》、《大祭桩》都有很明显的常派风格,是受到常大师点拨过的。而起常演的剧目中牛淑贤的影子也颇多,如《大祭桩》,她依然走的是牛淑贤的路子,一人担二角,尤其是那段“表花”相当精彩。她的红娘里也有牛淑贤的影子,此外还有《棒打薄情郎》、《梵王宫》、《宇宙锋》等,可以说她对陈派艺术还是相当尊重的,而且对陈派艺术的继承还是比较系统全面的。但网上对索海燕口诛笔伐,主要集中在她改换门庭。以至于很多人在提到牛淑贤弟子的时候,都直接忽略不计索海燕了。从2008年师徒二人合演的这折“思云”来看,二人合作相得益彰,丝丝入缝,索海燕饰演的嫂子对这位妹妹的观察可谓是细腻周到,她的眼神和神情都表现得形象有度。

    “思云”在耶律含嫣的一声哀婉的长叹中拉开,她轻移莲步缓缓走进舞台,一位为情所困,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一下子就立住了。在唱完“终日里闷悠悠如痴如醉”几句唱腔之后,是一段几近哑剧的表演,充分表现了思春少女的坐卧不安,寝食难眠的恍惚状态。你看她杏眼迷离的娇弱之气,恍惚看到心上人的欣喜之态,发现是一场梦的倍感失落之情。之后是嫂子出场,刚出场的那紧走的几步是对妹妹的挂念。看到妹妹一副病容,还不忘跟妹妹打趣,这是姑嫂二人的和谐默契。你看她无时无刻不关注着妹妹,哪怕是妹妹一个小小的动作,她都注意到了,反应在眼神里、嘴唇上、衣袖间。但始终又不偏离嫂子的身份。

    索海燕现在率领着自己的海燕剧团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个人感觉其做戏不输王红丽,只是在头衔上便差了很多,但老百姓的口碑是最重要的。索海燕还是杠杠的,旦角奇才的江湖混号不是白给的。而牛淑贤老师也在忙着传帮带,四处传艺,相信师徒二人合作演出的机会不多。当我突然找到这一折的时候,倍感欣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