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方
小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130
  • 关注人气:1,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2016-06-15 09:13:54)
标签:

江边

广府文化

宗祠

海瑞

罗浮山

分类: 【天涯行者】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榕阴细细
      已不是第一次走进企石江边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并不是说这里有多么特别,论文物价值,南社、塘尾、潢涌、黄洞等都早已是国宝、省宝了,它依然还是个市宝;论建筑风格,广府文化圈里最典型的梳式布局,池塘-祠堂-由街巷连接的民居群-后山,这似乎也是俯首皆是的。但我依然喜欢这个村子,因为它有一种内在的恬静,让人很舒服。也更因为这里与我的生活有交集,是我与媳妇缘定三生的地方。
     再次走进江边村,它依然安静,这让人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的江边却是周边最牛叉的村子,赫赫有名的大村,周边小村的保护神。那个时候,村子建有高高的围墙,置办有充足的枪支火药,村内设两个巡丁馆,并在村外周边建有三十多个碉楼,日夜有专人负责巡防,成为一方霸主。只是风华褪尽,它于落寞中独守着一份宁静,犹如秋风中随风起舞的黄叶,虽是凋落,但却自有雍容。
       这是个书香传家的村子,虽然未出多大的官,但明清两代却代不乏人科举做官,至今黄氏宗祠前广场上依然竖立着几方夹旗杆,那是有功名的人的专利。读书曾是中国人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想要在官场有所作为的唯一途径。所以因循宋明理学所建立起来的宗族文化也在为读书人立言、立碑,那些不论是出将入相的官员,还是清守田间的遗世秀才举人,他们在村中、地方上都拥有高于普通族人的话语权。江边村便出了黄学尹、黄龙韬、黄绍夔等一批官员,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江边才有了属于江边的威风八面,才有了至今仍被族人称道的斗拱式牌楼竖立在宗祠的大门前。村子前的那方半月形的池塘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墨砚汀,从中便不难看出当年这座村子的文华旖旎了。正是这帮文化人吸引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海瑞前来投宿。据说黄学尹科举出仕后就任海南琼州教习,与尚未科举成功的海瑞便颇有交情。到海瑞中举,黄学尹俨然有了一个类似老师的身份,二人交情也越发好,常年保持往来。后海瑞被罢官,便来江边寻访黄学尹,下榻黄氏宗祠的东厢房,一住便是月余,在此期间他为宗祠撰写“匡弼王公葵悃日倾沾雨露,忠诚赤子铎声时振彻云霄”的楹联一副,也为祖坟题写了“福寿名山”墓碑。
      横平竖直的街巷构建起村子的交通联系,比肩而立的房屋又构建起一个个独立的院落。大户人家石雕、灰塑、木雕,样样令人竖起大拇指,连墙基上的红粉石都比别家鲜亮平整;小户人家则轻轻淡淡,或青砖或泥砖,都是生活日用最简单的陈设。时光轻轻游走在不断长大的木瓜树上,它们茁壮的生长着,却忘却了曾经它们不过是一方院落的配角,而今天主角已经凋零,它们却成了主角,成为摄像机最愿意对准的焦点。麻石小路上爬满了青苔,就像路旁一侧的明渠一样,青翠欲滴,那是一种很清幽的感觉,让人不忍心踏足干扰。乡民说现在每月都要专人清理这些排水渠,所以村子里也不会发生洪涝。整条村前低后高,所有的排水渠都通向村前的墨砚汀,然后进莲塘,最后排出村外。
      江边一直都有一个疑问挂在心怀,那边是黄氏宗祠的位置为何是在村外呢?这次也算解开自己的疑问,因为这里是全村风水最佳的位置,好像是这里是靠山罗屋岭、仙山罗浮和宗祠中轴线三者一线的位置。老人们说这里当年是可以在天晴的日子里看到罗浮山倒影的,那方莲塘便是一面神奇的魔法镜。有仙山为伴这是江边多大的福分。而且据说这方莲塘里的荷花也是仙人法力所为,一夜之间荷香满堂。莲塘是全村的出水口,祠堂、荷花、古榕构成了一个相当和美的出水口景观。
      至今,在江边依然可以看到牧牛归村的场景,依然可以看到塘边鸡鸭成群嬉戏啄食的场景,依然有袅袅升起的炊烟和依墙就架攀爬的时令菜蔬,这便是农家应该有的氛围。老人们依然喜欢在池塘边的榕树厦下下围棋,话话家常,依然喜欢到老围里的古井里打一桶清水回家做饭沏茶,当然依然喜欢在清明寒节在祠堂里一起祭祀拜祖。生活不论如何现代化,但依然割舍不掉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依然割舍不掉那份来自老屋的深情。即便是祖屋老了,塌了,但依然愿意守着它,陪着它,与它一起变老。也许这也是我与媳妇在此约定的理由吧。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祠堂封檐板雕花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牧牛归园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侧门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上了岁数的木瓜树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这是大户人家!司马第!花钱买来的官,也修得这么显摆!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司马第对面的民房也很整洁!是近朱者赤的缘故吗?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这样的门头,也称得上富户了吧!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镇南门里的神龛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某民宅的小阁楼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镬耳那里曾经书声琅琅,可惜教书的老先生与书院一同消散了。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两只肥肥的狗气势汹汹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废弃的家庙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街巷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苍苔已满,青春可还能再来?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对弈图,悄悄地告诉你,这座房子没这么文艺,它是江边的弹药库!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墨砚汀一角,是不是很乡野啊?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正午的黄氏宗祠牌楼,这种斗拱式的牌楼可不是你想盖就能盖的哦!
可惜就是被现代工艺给搞残了。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祠堂内高悬的光绪帝赏赐黄龙韬的圣旨(仿制)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冠堂公祠头门梁架,这繁复的雕花和精美的红粉石,标志着这一支很有钱!!!
【莞邑风流】海瑞下榻在江边
陈屋塘边的菜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