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臣是如何养成的 ——上官桀从托孤重臣到叛逆篡位

标签:
椒房殿霍光上官桀燕王云中歌 |
分类: 【西汉风流】 |
上官桀是武帝临终的托孤重臣,在昭帝初年,与大将军霍光一道维系了朝代更迭的和平局面。但没过多久,上官桀摇身一变成了皇后的爷爷,“椒房之宠”让上官桀父子有了与首辅大臣霍光叫板的资本,顿时朝堂上便出现了两大派:霍光派与上官派。但最终霍光在这场博弈中获得了胜利,而上官桀则从一代辅臣沦落为一代叛臣,族灭。
但纵观上官桀的一生,武帝朝是其挣资本的时代,武帝的临终托孤和孙女成为皇后这两桩事使得上官桀在荣宠面前有点失重,权欲的膨胀,最终让这位极其稳重的大臣也迷失了,开始狂妄的做起了帝王梦。
上官桀出身寒微,但从羽林期门郎开始,上官桀在每一任上都尽职尽责,也许是皇家卫队的缘故,他的这些表现也总能第一时间被武帝察觉到。而正是这种出身,上官桀察言观色,揣度圣意的本事也是一流的。他在做未央厩令时,武帝一次大病初愈后去看马,马是武帝极其关注的,这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但武帝一看大怒,马棚里的马匹都瘦骨嶙峋的。作为主管养马的上官桀不慌不忙地叩头说道:我听说皇帝你身体不适,我日夜为你担心,所以没心思养马了。话未说话,珠泪涟涟。武帝一看,忠臣哪,哪里忍心处罚,马上提拔为侍中,进入自己的御用智囊群,不久又升为太仆。我们很难理解武帝的逻辑,难道关心可以尸位素餐吗?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可以荒废吗?另外一位托孤重臣金日磾是因为养马养得好而受到武帝重用,而这位上官桀却因为养的不好而得到武帝信任,真是帝王的准信儿是没法估量的。
而作为强强联合,上官桀与霍光结成了儿女亲家。两人在昭帝初年,的确和睦共处。但随着盖主选皇后一事的出现,上官与霍氏两家便出现了分歧。上官桀之子上官安,霍光的女婿,想方设法想让自己的女儿入宫做皇后,但霍光却觉得太小了不适合。最终上官安通过盖主的男宠丁外人实现了女儿入住椒房殿。(六岁的女儿成了当朝皇后,这恐怕也是西汉历史上最小的一位皇后了。)作为报答,上官安几次三番向霍光请求封侯丁外人,但又被霍光否决了。霍光的否决,立刻将自己与上官桀、盖主推到了对立面。盖主因为抚养昭帝也有娇贵的资本,在这次立后风波中,盖主发现上官桀是可用之人,便有意拉拢,她想法赦免了上官桀老丈人男宠充国的死罪。这当然使得上官家与霍光越来越远,而与盖主越来越近。一个是首辅,一个是抚养幼主,霍光与盖主形成了冰火不容的局面。而作为辅臣,上官桀知道武帝诸子的情况,他便利用了燕王试图当皇帝而不得的事,便怂恿燕王为丁外人求爵。但明显昭帝对盖主养情人一事不太看好,而且丁外人这个人也是跋扈骄纵,为害一方,想必朝堂都有所耳闻。燕王连番请奏,使得昭帝起疑,霍光也警觉起来。
而骄纵起来的上官家俨然成了一个不伦天堂。上官安经常喝醉了赤裸裸的跑到内室,与其父上官桀的妻妾淫乱。上官桀则只顾着夸耀自己的荣耀。这样一群不伦的子孙,在被昭帝、霍光几次阻挠之后,火冒三丈,与盖主一商量,居然一不做二不休谋划起千秋大计“废帝立桀”。此时的燕王刘旦似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何等的向往帝位,也欣然接受了这个意见。当有人问及皇后的时候,上官安居然说了句“逐麋之狗,当顾菟邪”,自己的女儿完全成了一直被遗弃的兔子。但豪言壮语在耳,便被发觉了。燕王、盖主自杀,上官桀族灭。多年以后,也只有那位当初他们遗弃的兔子上官皇后还记得他们,派自己的奴婢为他们守墓。
在权力面前要求一个人矜持,就好比要一个正常的男人看美女不感冒一样,口号总比落实来的容易。谁都放不下心中的贪念,谁不奢望自己及儿孙们富贵万年呢,皇帝、亲贵包括普通百姓,谁不是富贵了,便不想儿孙们在受苦?更何况面对帝位那么大的诱惑呢,人性的扭曲,使得我们无法认出他们曾经的忠奸,仅知道到最后是群魔乱舞,曲终人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