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2015-08-31 09:07:14)
标签:

西城楼

运河

骑楼

中山路

烧鹅

分类: 【天涯行者】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出西城楼,迈过运河,便进入了莞城历史商业文化最为浓郁的西北隅片区。振华路、大西路、维新路、大兴路、中山路等,全是一刷儿整齐的骑楼区沿街而立。骑楼是岭南特有的建筑形式,也是民国时期岭南最富有地域风情的舶来品。中国传统沿街设铺的柱廊式商铺与西方的建筑艺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建筑形式。
     今天在东莞留下的骑楼已不多了,石龙的中山路、横沥的新埠正路,桥头也保留了一些,其他的便鲜有耳闻。凡是能够出现骑楼的地方,都意味着这里曾经是绝代风华,引领风骚。它们处在交通要道之上,商业发达,南来北往客旅不断。且看看这些残存下来的骑楼们,那一个个明艳富有个性但并不觉得炫目的色泽,那一处处富有情趣充满美感的廊柱、檐花,无处不透露着这里的曾经的浮光跃金,当年主人的锦衣玉食。
      莞城的骑楼群,尤其是振华路和大西路在“穿衣带帽”之后,整齐划一了不少,靓丽了,但韵味缺少了,就像半老的徐娘用再多的脂粉也掩盖不了岁月的年轮。大兴和中山路上的骑楼倒是还好,原汁原味,一些破坏掉了,一些傲然矗立着。骑楼多是两层建筑,下层商业,上层住人,也就是今天的商住楼。现在的莞城骑楼街内依然商铺琳琅,阳江十八子、瓷器、浴具、花鸟、干货、竹编器、生活百货,无所不有,莞城老饭店的豆皮鸡依然是不错的招牌,中山餐馆的烧鹅依然是全莞名号最响的名吃。花鸟市场每天都络绎不绝,街道上也总是川流不息,虽然这里依然不是当年的风韵,但商业的气息从未减退。尤其是如果想买一些传统的东西,骑楼群依然是不错的选择,而且相比高大上的商场,这里经济实惠。
      民国时,俊男靓女彳亍在骑楼内,走走停停,指指点点,评头论足,潇洒惬意。骑楼原本就是为顾客遮挡日晒风雨的,在岭南一带日照、大雨都是极为恼人的,商家考虑到顾客出行,便创造出了骑楼这种商业建筑,骑楼内便是人行道,顾客可以自由行走,不必担心外面的天气情况。这不能不为民国时期的人文关怀点赞。今天我们却很难看到哪里兴建这样的商业建筑方便出行了,除非是为了拍电影建的影视城。
     骑楼,岭南民国时期最靓的风景线,随着城市的发展,也在没落中。走在任何一条骑楼街都可以感触到时不我与的感伤,骑楼街如同遍体鳞伤的士兵,被肢解,被破坏。时间是把杀猪刀,催老的不仅仅是人的容貌,还有那曾经赋予一座城市的神韵和味道。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莞邑风流】时不我与的哀愁——莞城骑楼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