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2015-10-26 09:00:21)
标签:

古村落

三间两廊

塘尾

荷塘月色

风水格局

分类: 【行者记】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万江下坝坊村后池塘

    水是古村的灵魂,尤其是在水乡,是古村中最灵动的一抹温情。更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水具有“荫地脉、养生气、招财源”多重功能,以水为财。东莞作为自古以来广府地区的一个商业重镇,骨子里便透着商业文化的气质,对于水的应用自然更是精道。东莞古村落必有池塘,而且在祠堂的前方一定有一方很大的池塘。如果没有池塘的话,也一定会有一条河涌。

      村中有池塘,尤其是祠堂前的池塘,这在风水学中是有讲究的。它们与村前广袤的田野充当着整个村子的明堂,与村子后面起伏的山体构成了“前有照后有靠”的绝佳风水格局。古人相信只有这样的格局,才能够保住村子的兴盛不衰,才能固住这里的天地灵气,保佑子孙延绵。一些池塘还特意仿生,作为村子的保护神存在,如石排塘尾古村前的大小三方池塘,搭配祠堂广场两侧的两眼古井,构成了一只张牙舞爪的巨蟹,它耀武扬威的像外人宣示着这里的不可侵犯。
      且不说其在风水学上的功用,村中有这么一方池塘,便多了一方可供消暑的绝佳去处。东莞古村尤其是水乡片区的古村是否曾经也是桑基鱼塘这样的经济模式暂不知晓,但这些池塘边一般种有茂盛的大榕树,它们犹如一顶顶撑起的伞盖,树下多设有石凳石桌供人纳凉。而池塘中一般会养鱼、种荷。池塘是人们生活的福利,纳凉拉话儿的好去处,同时也能够丰富人们的餐桌,美化人们的起居环境。古村中巷道狭窄,每一个院落又比较狭窄,与北方广大的庭院不一样,这里是典型的麻雀造型,狭小精悍,三间两廊也好,明字间也好,都给人一种拥挤的感觉。而池塘刚好提供了一份秀色可餐的空阔,试想当年,凉风习习,花香四溢,微波涟涟,风摇花影,荷塘月色,一壶新茶,三五老友,相聚而坐,侃侃而谈,岂不是更仆难数!池塘边会有临塘人家饲养的鸡鸭,鸭子可以在池塘里随性的游玩,鸡笼就在岸边。间或可遇到田中的耕牛回家经过,哞哞地带着田中禾苗的气息。
      池塘对于村落还有另一个用处。村中的排水最终都汇集到这里,村中每一条街巷都设有专门的排水渠,或明或暗,一般明的较多。村子一般都是前低后高,而南方原本雨水就比较多,这样的地方方便村中排水,所有的水汇聚在一起,无非要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意头。再说水在中国文化中原本就是财的意思,更何况这是一个商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呢。聚水便是聚财。同时如遇到火灾,这里也是最佳的取水之地,比村中的井台要来的方便快捷。
      有些村子比如中堂潢涌、万江大汾、虎门逆水流龟村堡,没有池塘,主要是靠江涌。人们相信四水围合的地方更是生财的地方,因此古村或依自然河道或开挖人工河涌,将村落营造在四水之中。江涌是这些水乡古村的生命线,出入都依靠它,吃喝温饱也都仰仗它,面河而居成为他们的生活模式。潢涌黎氏大宗祠是全村风水最佳的位置,是全村的进水口。在祠堂前的河岸边特意建了两个小型水埠,与整座祠堂的龟形构图形成呼应,仿佛两只伸到河边的龟手。江涌是流动的,为了聚财,潢涌还在水口处建了上下文塔,从而镇住此方财气,大约这也是今天潢涌依然能够在东莞这片土地上名声赫赫的缘由之一吧。“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在自然河流无法完全满足理想家园风水之时,人们往往会开挖河道,通过人造河涌使得河水呈现绕村盘旋的效果。逆水流龟俨然一座城堡,静卧在龙潭水之中,为修建村堡,在村周围人工开挖了宽阔的护村河。大汾亦是如此,河汊众多,整座村子被河汊包裹着。因此江涌包括池塘对于村子而言,还有一层保卫的功能。它们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御功效。
      今天残存下来的池塘基本都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在寸土寸金的东莞,土地是金贵的。而且东莞的建成面积在全国都是极其靠前的,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没有农田的过度,现代化的工厂、楼盘遍布。它们蚕食了古村原有的风水格局,池塘也被围追堵截了,一些小的基本都被填平了。能够剩下来的基本都在村子的重要位置上,不可轻易动的位置。它们对于古村的风水运气更重要。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石排塘尾古村池塘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石排燕窝古村前池塘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中堂潢涌古村前河涌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中堂潢涌古村前河涌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虎门逆水流龟村堡护城河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企石江边古村祠堂前莲塘,曾有罗浮秀色倒影而来
【莞邑风流】池塘与河涌
茶山南社古村中心池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