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2014-09-22 08:51:10)
标签:

金厢滩

水月宫

林则徐

观音

周恩来

分类: 【天涯行者】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坐上摩的,吹着海风,我们拉风的奔驰在前往金厢滩的路上。这条路时而穿行在稻香四溢的田野,时而又过人来人往的村落,更多时候这是紧邻着大海,灌满耳潮涌的声音。路边不是凸起几座丘陵,丘陵上则植被茂盛,山脚处会有一座附近村民祭祀的庙宇,清一色的气派与富丽。其中记忆尤深的的是一座水月宫,绚丽的嵌瓷在阳光下闪着路人的眼。
      绕过水月宫,车子在山岭在弧线穿行,暂时离别了涛声,不过繁茂的山林又让这里格外清凉。穿过山林眼前豁然开朗,师傅说,金厢滩到了。沙滩上游人并不多,这里显然还没有过多的开发。与在红海湾时不同,金厢滩显然平静了很多。近岸的海水中不时冒出一连串的石头,那成为游人最爱的摆拍场所。不过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则是刚刚穿越的这道山岭——观音岭。
      观音岭便是因为山麓那边的水月宫得名的,那座水月宫是拜观音的,香火甚旺。在金厢滩入口处,一座青石牌坊吸引了我们的眼光——“古官道”。一条青石板砌成的山道逶迤而上,山道两边一派凋零,大约还是“天兔”搞鬼的结果,枯枝败叶一地。山道便刻有一块碑刻记述了这条明清古官道的沧桑变化。观音岭古官道是明清时期朝廷命官、守边将士前往碣石卫就任、驻防、巡视的必经之路,是海、陆县城通往碣石的沿海官道。明清两代多次修筑,先仅存观音岭二百米左右。我们没有沿着山道穿行观音岭,只是站在古道上遥想着林则徐、刘永福等先贤们驻足此地满脸忧患的巡视海防的场景。中国的沿海,从丹江口到防城港,由于近代史的风云而多了几分幽怆。碣石作为粤东的一个海防重镇,自然这里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
       观音岭伸向大海的一侧宛若卧龙,遍体呈现红色,在海风的吹拂下,寸草不生。山体上镌刻着“龙石”二字。这里是当年聂荣臻、周恩来、叶挺等在南昌起义受创之后挺近潮汕地区,周恩来从这里渡海去了香港。在海风的常年猛吹下,山岭光秃秃、圆滚滚的,模样极其动人,但这一带并不好立足,因此到这里攀爬的人更少。充其量去伸向大海的触角那里泡泡海而已。不过我还很喜欢玩点小冒险的,辗转腾挪飞快地转换着脚步,在崎岖不平的礁石顶上跳动着。海水就在脚下汹涌着。
       海水里总有属于会游泳的人的无限快乐,看样子他们多是附近的人,大人穿着泳裤,小孩子则光着屁股,甚是嘿皮的在波浪力爽着。对于我这个旱鸭子而言,只能是望梅止渴,加上惦记着中午的汽车,所以只能站在龙石上玩起了“偷拍”。人是离不开水的,尤其是看到海水中玩耍的小孩我更相信这个,他们的天性完全被唤醒了,无所顾忌地疯闹着。甚是怀念那个曾经属于我的少年时代,无忧无虑地,多么美好的时光。
      站在岭上看风景,自然可以登高望远,一睹金厢滩的全貌。但却失去了海水拍打脚面的快乐,和漫步沙滩的轻松感,于是,我们还是速速转回正题,卷起裤脚,奔向大海。蓝的海水,金的沙滩,还有据说是当年杨文广利剑所化的镇海石……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海的味道】观音岭上听海风、赏龙石、访古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