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2013-12-12 09:04:44)
标签:

逆水流龟

古村堡

可园

李莲英

广府

分类: 【天涯行者】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保存完好的龟脚楼

    村堡曾是古代农村一种常见的聚集方式,一座村子便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尤其是动乱年代,“邨堡”、“邬堡”之类的词汇便会不绝于史书,它们多是在豪强大族的组织下营建的,对于保卫一方民众起着重要作用。当我来到东莞,便听说了狮子洋畔的这座古村堡——逆水流龟。因为其独特的造型,更因为其村堡类型的凤毛麟角,所以我对这里一直充满了期待。而当那一个下午,我们一行人怀揣着好奇走进这座约四百年的古堡时,物是人非,犹如三十年虎门的沧桑巨变一般,感慨颇多。

    如果不是当地人带路,我们也许就不会停留,处在高楼群里的古村堡衰败到无可言表的地步。郑国强老人热情地接待我们,如果不是老人的故事,这里就真得死掉了。与史书上的古堡一样,逆水流龟也是建于动乱的崇祯末年,在京城做官的郑瑜携带着七船珍宝南下白沙,兴建古堡花去一船金银,剩余金银作为反清复明的活动资金,存在村子金包银墙的大金库里。

    当年的古堡四周龙吟细细,凤尾潇潇,竹林之外便是沃野良田和交错的河网,鱼米之乡,物产丰饶,而今水乡的感觉只能在老人的记忆中才会有个仿佛的样子。整个村堡整齐威武,四四方方一座城,座东北,朝西南,四面有高六米的护寨墙,寨墙外绕村一周是宽18米的护村河。村内交通呈“丰”字行,一纵四横,只有纵渠可以将水排出村去。横向的街道将村子分成大小72间房屋,据说是模仿龟背甲,另建有八座阁楼,即龟头、龟尾、龟四脚及龟身中间两部分。村墙河畔植有成排的马尾松,犹如列兵一般,而今仅剩一株。但眼前的古堡,当年的龟尾(“吊桥”)已改成了水泥桥,龟脚楼也被破坏了一角,突兀的是龟尾楼内正中的几栋现代感颇足的楼房,像白鬼一样,让人看着触目惊心。到处都可以看到村子的残破,只是在老人的记忆力还是完整的,留给我们的只有叹息。寨墙、楼阁都已破败了,人也差不多搬完了,村前树下连老人都没有聚坐了。而让老人最骄傲的是这里的蚝墙和金包银墙。白沙靠近狮子洋,是东莞一带主要的蚝产区,而蚝壳自古便是岭南居民,尤其是富户的良佳建筑材料,但在东莞保存下来的印记似乎很少(仅记得可园内有蚝窗),而在佛山、顺德一带则通常是整一堵墙便是蚝壳。当年逆水流龟的蚝壳墙应该也很壮观,虽然它只是在东西寨墙的上面,但它的锋利还是成为古村的又一道防卫。而金包银墙便是当年金库的所在位置,所谓金包银其实便是石灰、糖和沙子等调配而出的,据说清代大太监李莲英的墓便是用这种工艺造成的。为了保护那些金银,郑瑜在寨墙之外在用以金包银的三合土,牢固异常。只是,今天三合土上爬满了藤草,而当年的银库也成了瓦砾场。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最让老人兴奋地是当年自己曾分到了明太子居住的龙屋,至于明太子是否真的在此居住过,我们不得而知,只见老人谈起来便眉飞色舞,红光满面。龙屋算是村中的豪宅了,花檐板、彩绘砖雕、木作都非常讲究,但也没有僭越的意思在里面,老人所指的所谓龙头雕其实在东莞一带极为普遍,只是在这个村子里仅此一例而已。据说,当年明太子在村中住了两晚上,郑瑜告诉他,出了逃生洞,要往龙门走,不要走错路,走错了便付之汪洋了,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明太子一出洞便走错了道儿,直奔增城而去,就这样大明的江山变成了大清的领土了。没人知道郑瑜之后的动作,也许他参加了反清复明运动,也许就一直隐居下去了,在村子中养儿育女过一辈子。

    逆水流龟的与众不同在于,村中只有72间民居,没有祠堂。这与广府习惯不同,通常村中最佳的位置应该是属于祠堂的,但独这里祠堂是在村外,并且是在护村河之外很远的地方。也许当年郑瑜并没有考虑再次繁衍下去,而一旦繁衍开来,72间未免也太狭小了点,分支出去的子孙慢慢多了,便在外面建起了祠堂祭祀先祖,也许这是外族本土化的一种形式吧。而今只在村入口寨墙外临墙建有一座简易小庙,大约祭祀的是地公地婆之类吧。村子龟前部是郑瑜等大户的住地,龟尾紧挨着寨墙的一排房则是马厩,其他房子样式都差不多,典型的广府特色。老人说建村以来,村中从未发过洪涝,这全得益于古村的排水系统做得好。全村水从龟尾一个排水口排到护城河,而护村河内水永远保持在1.3米,若超过此水位,便可以暗阀排到村外的大涌里去。

    当年滋养古村的龙潭水已不知踪影了,古村便是因逆水卧在龙潭水中而得名的。同事说这是一只奋斗的龟。是啊,反清复明,这注定了它会更坎坷、更艰难一些。而村外的大涌也不晓得在何方了,现代水泥已经完全改变了昔日的模样,无从辨识,站在村口,一片茫然。古村如果不加维护,也许不需多久,它便会成为书本上的一个符号。

    临行时,老人领我们到他家,他家中养着一只乌龟。他说是用来研究古村用的,并比划着古村的仿生哲学。老人还给我们看了他整理的古村资料,我们看得出老人的坚守与无奈,希望不要只是他一个人的战斗,更要成为所有人的叹息。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龟尾桥及村堡唯一出入口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另一侧龟脚楼及寨墙已不见踪影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村堡门口简易的小庙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村门口“聚保闾里”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全村唯一的排水渠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村中主街及主渠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护城河及暗阀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当年的马厩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残存的蚝墙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村门口内的炮口,据说一直到虎门建林则徐硝烟池博物馆,两门大炮才离开了家。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村内墙头的灰塑老梅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寨墙上的木瓜累累垂垂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斑驳的古寨墙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卧水而生的古榕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墙头垂下的蟹爪兰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古荔枝树,前些年生过一次白蚁,但现在又逢春了。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远处便是龟头啦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护村河一角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龟头楼,三块红石为龟眼、龟嘴。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古墙上的蔓草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金包银墙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硕果仅存的马尾松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蚝墙也喻意着豪强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彩绘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还是蛮精致吧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石雕花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花檐板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龙屋里的木作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街巷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普通民居的屋檐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莞邑风流】龙潭水里卧神龟——探访虎门镇白沙逆水流龟古堡
老人与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