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实无他肠——卫绾
(2013-12-02 10:05:58)
标签:
汉书刘濞汉景帝武帝卫绾 |
分类: 【西汉风流】 |
小方读《汉书》之五十四
追随万石君一家谨慎之风者,便是卫绾。同样是因为谨慎无为而成为宰相。但卫绾的发迹还是有点意思,他是飙车一族,因为车技好,而大受文帝赏识,临驾崩时,都不忘交代景帝好生照顾卫绾。
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帝自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去遵行一位老皇帝的遗命,加上景帝为太子时,一次请卫绾前去赴宴,不想卫绾称病不去,令景帝甚是不爽。于是,虽然先帝嘱托,但卫绾还是在看马官儿任上待了一年。景帝才肯抬眼看他了,他的好时代也马上开始了。
晁错等新贵政治野心家蛊惑着景帝削弱诸侯王,远在扬州的刘濞忍无可忍,于是掀起了七国之乱。这是从文帝朝便开始的削藩政策而促成的一次大的爆发,当然了,作为一场战争,几家欢喜几家忧,本来梦想能够通过此策而官场亨通的晁错居然身死异首,而一向无有声色的卫绾却捞到了一笔金,从中尉升到建陵侯,中间虽有废太子之牵连,但很快变成了新太子的太子太傅,继而迁为御史大夫,后终成丞相。可谓一顺百顺,青云在手,虽身为大汉丞相的卫绾却没有翻手为云,“朝奏事如职所奏”,“自初宦以至相,终无可言”。不管发生多大的事情,我都如实的像皇帝汇报,但绝对不发表任何评论,治国大略就是清静无为。
无为是自刘邦以来的治国方略,的确这一政策对于汉初的稳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百姓能够从秦末以来的颠沛流离中安居下来。因此,在朝中生存着一大批如卫绾、石奋、直不疑等这样的无为的高官。垂衣而治,与其说是远古的一个政治神话,不如说一种美好的政治愿景:上级对下级的放权,政归基层,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而上级也可以清净无为。但说心底话,我不相信这样一种政治方式的存在,虽然在汉初存在一大批这样的高官,甚至是御史、丞相,但并不能排除绝大多数的官员还是在好好地做事情,这些被标榜的无为者,只是并非真心无为,而是无能为。但在那样的一个大环境下,这样的人却能成为被歌颂的对象,也只能说时势造英雄吧。
但武帝登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的时代已宣告结束。他是一个好大喜功,要有一番作为的君主,当然不会像先帝们那样顾及那么多,更不想有那么多尸位素餐的无为大臣,一片新天地需要一批新的创造者。因此,卫绾、直不疑等很快也以不称职而被免。武帝需要的是魄力,是干将,而非墨守陈规者,更不是沉默无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