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桧该不该站起来

(2011-12-09 19:48:49)
标签:

秦桧

岳王庙

南京

宋高宗

岳飞

分类: 【书蠹记】

【江南记忆】之醉美杭州

(杭州西湖岳王庙 拍摄:手心里的宝)

 

    辛卯兔年的最后一个月,注定了它的不同寻常,也许是为了给这个平凡的岁月增添一针强心剂,南京江宁区的一条小巷里开张了一座博物馆。这原本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可这座博物馆的主题却招致了国内媒体的口诛笔伐。它是为秦桧夫妇而专设的博物馆,就是杀死岳飞的那个秦桧,在岳王庙前忍气吞声地跪了492年,在这里却端端正正地坐了起来,艺术家还为这座端坐的秦桧夫妇雕塑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

    国内哗然。秦桧一个在中国史上被钉死在耻辱柱上的人物,关于他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如此一个卖国求荣、残害忠良之辈,怎么可以如此轻轻松松地站起来坐下去呢?于是,有人骂江宁区政府,如是做,是让“秦桧站起来,廉耻倒下去”、“秦桧站起来,忠良跪下去”。也有人说,这是中国当下以耻为美的“时尚”之风,一座城市可以用“叫春”来宣传,一个地方不惜财力去争取一个西门庆故里,历史上的奸臣开始一点点人性化,一点点值得同情。

    秦桧该不该站起来呢?这个问题当然还得从秦桧为什么要跪在岳王庙前说起。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这是废话,他卖国求荣,残杀岳飞,这样的人还不该跪着吗?不错,秦桧的确在岳飞之死一事上有难以逃脱的责任,他也的确主张与金求和国策,但这能够构成秦桧要在岳王庙前长跪不起的必要条件吗?

    以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前的秦桧跪像为例,至少在宋元时期,岳王庙前是没有秦桧、王氏、张俊等四人跪像的,我们可以从当时一些文人的诗词中找出例证,如赵子昂曾题诗曰:“岳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谁提?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只字未提秦桧跪像,可见当时根本就不存在。直到明宪宗成化十一年浙江布政使周木重修岳飞墓时才首铸了秦桧夫妇跪像,然后分别在明武宗正德八年(增加了万俟呙跪像)、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增加张俊跪像)、明神宗万历三十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雍正九年、乾隆十二年、嘉庆五年、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三年、1979年,重新铸造秦桧跪像。真可谓“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受几多恶报阴诛!”

    可曾想过,为什么到了明代岳王庙前突然增加了秦桧跪像,为什么越是动荡的时候,秦桧跪像被重铸的频率就越大。明武宗、神宗都是出了名的昏君,朝中奸臣当道,政治昏庸,万历三铸不正是清正官员对严嵩等奸臣掌权的不满吗?而雍正与乾隆重铸秦桧跪像更多地应该是拉拢江浙一带世家大族,为了能够更好地将亿万汉人纳入到满人的统治之中。而嘉庆以后,大清也风雨飘摇起来,卖国求荣的事情不少,尤其是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接踵而来,这与秦桧又有何区别呢?秦桧不过是成了诸多卖国求荣事件的替罪羊。

    再想想,为什么他们敢让秦桧跪下来,却不敢铸造一个宋高宗跪下来呢?难道宋高宗与岳飞之死,与偏安江南这诸多事件没有干系吗?身为一国之君,遇到地震洪水还要避正殿,不吃肉,烧香拜佛呢,怎么失去了大半个江山却跟没事儿人一般呢?中国人不敢,不管怎么说,就算皇帝再昏庸,那也是君王,是九五之尊,见了面就算再不情愿,那也得三朝九叩。其实让秦桧跪下,不过是发一发老百姓对昏君的不满,这不是很典型的中国特色的问责制吗?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替罪羊站出来完完全全的承担下来。可有谁能清楚,卖国求荣到底是宋高宗所思所想,还是秦桧的自己想法呢?当一个宰相,难;当一个成功的宰相,难上加难。实话实说,与金朝求和对于当时的南宋王朝来说,是上上策。忠君爱国,不是在一时的打打杀杀,抢回来几片土地,而是打下来了,还得有能力守得住。而当时的南宋国力不允许,岳飞、王彦、陆游等,无论是将领还是民怨,都可以理解,毕竟是亡国了,但从亡国到复国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卖国求荣,秦桧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残害忠良,恐怕帝王们干得更多,兔死狗烹的事情史书上连篇累牍。秦桧夫妇站起来,应该不是为了给这对夫妇翻案,只是这个雕塑的名字未免有些太猖狂叫嚣的感觉。秦桧能跪近五百年,就说明他跪得还是有些道理。想让他们站起来,其实也并不是不可以,毕竟充其量秦桧不过是个帮凶而已,主犯都不跪,帮凶站起来又有什么说不通的呢?但如此一个名字,其实完全是一种炒作的需要。想要让秦桧博物馆在众多的博物馆里有一席之地,想要秦桧博物馆能够在南京城众多的古迹景点之中被人们记住,一个扎眼的名字比内容更重要。相信随着网络的报道,秦桧博物馆一定会声名鹊起,试想一下,如果这座博物馆里的秦桧夫妇也跟岳飞墓前的秦桧夫妇一模一样,在中国已经至少三座岳飞庙了,还都是古迹,这样一个一模一样的雕塑能够博得人们的记忆吗?跑到博物馆里吐口吐沫恐怕不及在岳王庙前更畅快吧。再如果秦桧夫妇坐着,只字不提,没有任何名字,或者只是标识这是秦桧夫妇,恐怕亮点就不够,在今天这个时代,他们坐着又何妨呢?可是它恰恰有一个响亮的超凡脱俗的名字——“跪了492年,我们想站起来歇歇了”,一下子就让我们想起了岳王庙前的跪像,何等的反差呢?于是,触目啊,惊心啊,咒骂啊,其实我们都傻瓜地充当了地方宣传的好媒介。不触目何以能够留下记忆呢?芙蓉姐姐不惊心,怎么能一下子就成了励志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