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散记:宫怨深深深几许——永徽宫事

(2011-11-16 10:44:41)
标签:

武则天

王皇后

萧淑妃

李世民

李治

吕雉

长孙皇后

殷桃

欧阳修

长孙无忌

分类: 【玉面书生】

殷桃《武则天秘史》剧照

 

    湖南卫视热播的年度大戏《武则天秘史》已经演到了永徽年间的那场宫廷内变,武则天、王皇后、萧淑妃三人的宫斗让这个年代充满了悬疑,至今在唐初史界仍有一个悬疑争执不下。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到底是怎么死的,是王皇后故意闷死的,还是武则天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女儿?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反正欧阳修老先生认定了这是武则天自己亲手设布下的局,她拿自己的亲生骨肉做了自己问鼎权势的问路石。这部剧采用了这个说法,殷桃在这期间的心理活动的表现力也的确很到位。

    不过,该剧有美化武则天的嫌疑,她固然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女主,但在一个女主成才的道路上,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凶险。加上武则天这个独特的身份,一身侍二主,就算大唐的胸怀很宽广,但排斥她的人却从来都没有少过。武媚娘能从感业寺脱身成为新皇的昭仪,就已经可见她的智谋和手段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却曾经让那个仁德憨厚的王皇后寄希望于她能够改变自己的现状。

    王皇后出身并州名门,就是因为端庄淑雅而成为了太宗李世民儿媳妇的不二人选,李治成为太子,她也成了太子妃。李治登基后,她顺理成章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但是这个皇后过得很孤单,因为她一直都把长孙皇后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榜样,日里夜里都念叨着身为皇后该做的准则。高宗一个刚刚登基,大权旁落,形如傀儡的皇帝,他自然不喜欢身边躺着这一个老学究。加上王皇后还有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她始终不能为高宗生儿育女,在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这自然成了她不招稀罕的把柄。一直到清代,那个飞扬跋扈的王熙凤何等的荣耀啊,但最后也难逃被休的命运,因为她生不出儿子来。王皇后的病也就在这里,这也正好构成了她日后被废最重要的依据。

    而萧淑妃出身更加高贵,她是齐梁皇室后裔,萧氏一族在隋唐依然是一方望族。她在李治登基之前已经成为了他的良娣,并为他生下了一儿两女,加上乖巧动人,又有些才艺,所以一直深得高宗欢心。因此,在武媚娘未进宫之前,萧淑妃与王皇后是不二对头,两人形如水货,高宗如同一块肥美的肉,宫里所有的女人都妄想着吃这块肉,为了这块肉,有多少计谋,多少手段,多少潜规则,让这个宫廷充满的波澜和悬疑。

    在无法面对宫内两人的争宠,高宗才更加心往宫外感业寺里的尼姑。而此时无计可施的王皇后也发现了这一线索,并在经过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决定了引武媚娘进宫来增加自己在与萧淑妃争斗中的胜算。她原以为,她如此对待武媚娘,武媚娘一定会对她感恩戴德的,也一定会畏惧她的威严。但她错了,并且是彻底错了。这无疑是引狼入室,蝉、螳螂、黄雀,王皇后在报仇的思维里已经迷失了。

    果然,不久以后,王皇后就发现了自己错了,但当她与萧淑妃联手抗武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从智谋上讲,王、萧都不是武的对手,她们身上带着高门望族的高贵,这些出身小户的武则天是不曾拥有的,在太宗和感业寺的经历,也让她早已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这已经远远不是后宫女人简单的争风吃醋了。永徽二年媚娘二次入宫,六年她成功成为了一朝皇后。而对待她的对手——王皇后、萧淑妃,这的确是一个狠角色。失宠的妃子不如鸡啊,王、萧被打入了冷宫,贬为庶人,她们的父兄也都削爵免官,流放岭南边陲。同时将后姓改为“蟒”,良娣姓为“枭”。相信此时的高宗一点也没有妇人之仁,他满怀地都是胜利的喜悦,从此可以与自己喜欢的女人常相厮守了,也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对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干顾命大臣俯首帖耳了,他要做一个可以自己赏罚决断的帝王了,那个心中要做一个如父皇一样的帝王的信念开始在他的心里膨胀了起来。

    但他很快就发现了,其实他还是一个傀儡。长孙无忌那些老臣是不再聒噪了,但身边却不自由了。武则天不是王皇后,她不允许他宠幸其他的女人,还渐渐地开始问鼎朝政。“二圣”的局面开始出现了,宫廷之上坐着一位高宗,座椅之后却旁听着一位女主,而这位女主的杀伐决断让这位高宗自愧不如,渐渐地摆下阵来。于是,他又开始怀念曾经的那个淑雅端庄的王皇后还有乖巧动人的萧淑妃了。失去了,回忆还在,在不快乐的那一瞬间再次成了脑子的所有。

    于是,高宗偷偷地来到了冷宫,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到这个地方,所见到的景象让他触目潸然。冷冷清清的冷宫里,没有一点人气,房门紧锁,只有一个小洞儿留给王、萧进食。此情此景,这个原本就很纯善的高宗再次良心大发,“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王皇后还是一向的端庄知礼,她说:“妾等以罪弃为婢,安得尊称耶?”高宗不忍心自己的女人身处此地,于是同意建立一座回心院让她们精心处之。但高宗的善良恰如一把刀深深地扎进了初登后位的武媚娘的心里。她怎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如何能够容许自己跌胜利果实又面临威胁呢?《唐书》载“武后知之,促诏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瓮中,曰:‘令二妪骨醉!’数日死,殊其尸。初,诏旨到,后再拜曰:‘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骂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又是一场宫廷争斗,能想起汉初的那个吕雉对付戚夫人吧,眼下的王、萧也与人彘相差无二了,还可悲的成为了酒糟。

    不过该剧中的这一折就美化了武则天,去执行的是徐敬宗,他是受高宗之托,是推测武则天的心思而成事。这一切都似乎在告诉我们武则天其实也是这场事件的受害者,无论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要想在宫廷之内有一立锥之地,都必须血满双手,不管这是否是自己所愿。不管怎么着,武则天胜利了,王、萧死去了。命运只眷顾强者,从来都听不到弱者的声音。这也就是二十四史被重复记载了那些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却怎么也听不到那些乡间村野的民俗民怨。

    但事实上,武则天也为之付出了一生的隐痛。萧淑妃那句化猫的诅咒让武则天心悸,她害怕,因为她沾了她们的血,噩梦不断的出现,于是武则天颁布了禁猫令,皇宫内苑不再允许养猫。在不久以后,武则天开始寻找新的宫殿,一个伟大的东都洛阳开始出现了,在武则天的时代里,长安虽一直都在,但武则天却很少居住于此,常年居住在洛阳,并将洛阳定位其武周的国都。这一切都源自那一场宫廷的争斗,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总见得新人欢笑、旧人哭泣,高墙之内,这仅有的一个男人依然是一块肥肉,这是一个核心,心在,其他一切都在跳动着,宫怨也就在一天天累积着。

 

   

读史散记系列:

    南宫万                               《左传》初识

    读史散记之一:说寡                   读史散记之二:马融

    读史散记之三:两个“遍天下”         读史散记之四:尧帝

    读史散记之五:舜帝之位               读史散记之六:魏太武帝灭佛

    读史散记之七:迁之于固               马殷何许人

    读史散记之八:“杯酒释兵权”的潜台词

    小方读《汉书》:《高祖本纪》       说姜

     小方读《汉书》 :惠帝的孝惠          说“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小方读《汉书》:吕后的政治           小方读《汉书》:诚惶诚恐文帝登  

        小方读《汉书》:被逼出来的一代仁君汉文

        小方读《汉书》:景帝之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