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韵东莞·走不到的金鳌洲塔

(2011-09-18 08:22:50)
标签:

可园

金鳌洲塔

东莞

辽塔

东江

运河

观音

石翁仲

石虎

麒麟

游泳

赑屃

宝剑

分类: 【天涯行者】

岭南行鈥斺敹该そ瘅≈匏

 

    在可园北路下了公交车,就已经看到矗立在东江另一侧的金鳌洲塔了。它高挑的身子,白中微微透着一丝粉意的塔身,一下子便吸引住了我。因为长期在东北的缘故,看多了都是那种密檐式辽塔,庄严而古朴。与眼下这座宝塔的清新靓丽形成极大的视觉反差。

    因来之前,自己曾在网上查过,金鳌洲塔距离可园很近,因此,昨天也做好了将两处一起游看的准备。既然指示牌已经指明了可园近在咫尺,又是在下站的同一侧,自然便先去可园一看了。谁知道好事多磨,寻找可园便让我费尽了周折,终于柳暗花明了。当极其欣慰的从可园出来之后,我就信心满满地去寻找前往金鳌洲塔的路。加上我到东莞这边东南西北尚未分清,这下子可算是望断了天涯路,走断了两条腿。在我的记忆中,过了运河再往前不远,便是东江了。到了东江,自然就可以看到宝塔了。于是,便走到踏桥过了运河,可运河对岸的街道让我感觉不对,一点不像前面有江的样子,只好沿着运河走了一段,越走越不对,又重新折回到可园路。沿着可园路走到森晖古玩城,一条大路横在前面,往前走似乎有无路可走了,只有这座桥仍往前伸展着。觉得自己好傻啊,一点都没有认出这条大路就是东江大道。于是从可园路的另一侧又折回运河,沿着运河返回可园北路,然后原道返回到东江大道,这下子才发现刚刚自己站的位置就在岭南美术馆的另一端上,让我这一顿的绕啊,想想都觉得可笑,唉,出门儿在外,没有方向感真可怕。

    不管怎样,总算是再次看到了金鳌洲塔的雄姿,之前的劳累和已开始酸疼的脚板儿一点也没有感觉了,信步穿过东江绿化带,上了万江大桥。哇,站在桥头上,江风吹过,身上有一丝丝凉意。东江水也称得上丰沛了,但江水很缓,我实在桥头才看明白了它的流向,江中不是漂过一些绿色的水草,阳光下的江面闪着亮亮的银光,巨大的挖沙船不是嘟嘟地驶过。这里应该没有什么客轮,如果能有一艘游艇,乘江风遨游其上,真是一桩无比悠哉美哉的事情。金鳌洲塔就屹立在江水来的方向。在塔下是一个主题公园,一直巨大的金色巨鳌昂首雄视在洲头。

    看得见,就不会太遥远,脚下也觉得有力量。下了万江大桥,又绕到路对面,再迈过金泰桥,开始嗅到金鳌洲的魅力了。金鳌洲将浩浩荡荡的东江水斩为两条水道,水畔精细的绿化,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水畔廊道上有不少行人,在廊道上还不时开一些台阶可以直接下到江水中去。有妇女正在江边浣洗衣物,也有一对父子站在江水里嬉戏。绿树掩映之下三清师祖庙,碧绿色的琉璃瓦,面朝江水,若不留神,很难发现此处还有一座庙宇。庙门首有几位老香客正在说话,安详写在脸上。我没有进去拜望,而是从庙的一侧直奔大金鳌的方向。这只大金鳌是铜铸贴金铂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四周四根汉白玉石柱,让这组雕塑在整个洲头格外地突出。金鳌一侧的大榕树下坐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很多都是带着妻儿老小来的,上面街道门市里传出来细细的粤剧之音,咿咿呀呀的倒给这个公园增添了不少的神韵。

    对于这只大金鳌当地人有不少的说头,其中有一个便是金鳌祸害老百姓,让百姓们无法安居乐业。观音菩萨看不惯,于是就用十万八千根蚕丝做钓线,宝瓶内取出柳枝削成钓钩,用泥巴捏作人形做饵料,垂钓东江之畔。金鳌一看有人吃,便来了劲头,谁知一下便被钓住了,只好向菩萨求得饶命。于是,观音乘金鳌游历四方,来至万江,巨鳌心爱这块宝地,于是得菩萨点化,得以在此存身造福一方百姓。故事终归是故事,不过表达百姓们的一种心愿而已。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一个保护神,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个物,当然也可能就是某一位神灵。金鳌洲塔也不例外,它其实是一座风水塔,因为东莞三面环山,此处非常低,故树宝塔。

    离开金鳌,继续沿着东江水向塔的方向行走。江风更烈,植被也更茂盛,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动。有几个人干脆睡在江边的石凳上,惬意而潇洒。林子里举办着万江人口展,枝杈上挂着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标语牌,路旁树有灰色石质的碑刻,雕刻着万江一代的人文气脉。出了林子,便是塔院了。

岭南行鈥斺敹该そ瘅≈匏

   终于可以一睹它的真容了。园子很小,但很静谧安详。一进门,便有很多的石雕像站立在路的两厢,此时,我尚没有功夫去观瞻它们,也完全没有臆想到它们是来自大明王朝的石翁仲。我的满心满意都被这座塔所吸引,尤其是它洞开的塔门,哇,居然可以上啊。我心中暗暗窃喜。如果可以登塔,这将是我的第一次登塔了,见过了无数座塔,但能登临的还没有一座。我自信满满的在塔门前理了一下衣冠,郑重其事地扶着精美的拱门道,一步一步往上登,唉,真是世事弄人啊,只上了六七级而已,铁将军就把门了,无奈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形势,只好望着上面黑洞洞的台阶兴叹了。

    既然不能登临,就只好绕着欣赏它的雄姿和每一个角度了。它平面八角九层,红石基础,每层出腰檐和平座,每一面上均有精美的拱门,拱门与腰檐均呈暗粉红色,原本素白的塔身也略微显出一些娃娃粉,这一切让这座塔显得格外地亲切而雅致。不像辽塔上精美的砖雕佛像那样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佛法无边,香火缭绕中透着一股宗教的神秘。而这里,却更加乡土,更加亲民,安安静静地像一位依江而望的豆蔻少女,江水吹拂着她的秀发,粉面含春,娇羞动人。

    按照在北方观塔养成的习惯,也绕着塔走了几圈。然后自己的目光才回到了塔身周围的这些明代雕像,才晓得原来它们一点也不逊色于这座古塔。这些石翁仲应该是分好几批的,也是从东莞下边各镇上收集而来的。之前只在沈阳看到过清代的石翁仲,当然那是皇帝规格的。这些都是地方官宦的。武将的魁梧,耳目圆睁,虎视前方,身着铠甲,手握匕首(其实应该是宝剑,但它们雕刻的超级短,而且似乎只是在手里握着,到了玉带下面就看不到了,成了两条垂下的丝绦了。)。而一侧的文官则显出几分文雅,虽然有些老态,但持重的感觉还是有的,想必也曾青春年少,也曾千里运筹。其它的动物雕像除了石马可以清晰认出外,石虎、石羊、石麒麟都不太容易辨认,当然也跟我接触这方面东西少有关系,如果是行家一定会一眼看出来的。尤其是那两只石麒麟,如果没有说明,我也只能把它们当狮子看。其中还有一只被标称石龟的,其实它不是龟,而是墓前神道上驼功德碑的赑屃,龙的子嗣,只是可惜了,都被当龟看了。

    坐在紧靠江水的石凳上,望着滔滔而逝的江水发呆。石凳旁的石桌上晒满了鲜红的辣椒,青灰色的石桌,配上鲜红的辣椒,从视觉上讲还是蛮有冲击的。有人在江水里游泳,男的,女的,还有小孩子,他们说笑着,拍打着,嬉闹着。走出塔园的时候,管理人员已经要上门了,我冲她笑了笑表示自己的歉意。然后沿着原来的路回到万江大桥,站在桥头看金鳌洲塔,我还是觉得这样更漂亮,更挺拔一些。

    再见,金鳌洲塔!

   

注:图片均来自曾湘敏的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武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