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康林:《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批注式阅读 (5)

(2010-06-13 19:42:49)
标签:

赵彦昌

中国档案史

天府

御史

周雪恒

闵庚尧

公文

军机处

文书

辽金

周礼

分类: 【网贝记】

文章来源: http://hukanglin.blog.hexun.com/51699841_d.html

 

第五章中国古代档案工作史

1、读《<周礼·天府>研究》

    批注一。P303“解释天府”总结批:该题目下分六个小段论述《周礼》中所见六例“天府”,作者之论证方法多样,笔者略微归纳和梳理如下:

   (1)和(4)采用引证法,前者用孙冶让、郑玄注释印证“天府”为官名,后者同理引前人研究成果予以论证。

   (2)采用类推考证法,列举《周礼》中在解释各类官职时有统一的规律和思路,类推天府之执掌亦类似。

   (4)的第二段及(5)(6)两端采用内证法(笔者所加,指理清内部关系和含义之法)解释了学界误解天府关键之字“登”;(备注:笔者将书中(4)的第二段和(5)(6)合并为一段,同为解释“登”之意;另笔者认为“登”是否还可作“登录、登记、上报”等含义解释)。

    此外作者也用了旁证法,即论述同认为“天府”为官职的学者的研究成果来强化论点,前后共略述了6种文献,其中有四种与图书馆学有关(即王酉梅之《中国图书馆发展史》、傅璇琮之《中国藏书通史》、徐凌志之《中国历代藏书史》、刘渝生之《中国藏书起源史》),另两种为郑玄《三礼辞典》和左言东《先秦职官表》,笔者认为旁证时同一类别文献不必引用过多,四种图书馆学文献之观点未必不是互相参考。

     批注二。P305“天府执掌”批:笔者觉得此节可重组分类述之,将一些类似的层次按一定依据重新划定,如按执掌范围、文书档案的种类等。由是笔者将原有段落做了如下合并:

    “1、掌管祖庙之守藏与3、掌管国之玉镇大宝器”合为“掌管先祖宝物、档案和典籍”;

    “2、掌管禁令与11、收藏乡之政教禁令”合为一段;

    “4、管理贤能书与6、管理官府审理狱讼的档案文件与8、收藏官府相州都鄙之治中及10、有关施政绩效的考核”合为一段,都谈及政事及考评问题。

    “5、管理盟书、7、管理地图户籍档案、9、民数谷数”可视为专门档案的职掌。

    批注三。作者于此节研究法尤重“考证”,笔者觉此文读来是一种享受,启示意义颇大。另笔者认为做档案史还需要“贯通”,只考证而不予贯通联系,将不成其为档案史。 

 

2、读《西周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

    批注一。P311结批:“西周档案文献的种类”一段从三种不同的分类叙述,并行而论,读之可窥其概貌,作者论述也很明晰。另在P311第二排有一错字:“登陆”应改为“登录”。

    批注二。P315结批:“西周管理档案的官员及其职掌”统摄之段落,涤梳各类档案管理官员甚为明晰。读者可用表格的形式,对官员的职责及地位对比性的略作梳理,以窥其发展之线索和总结其特点。

 

3、读《周代史官与档案管理》

    批注一。P316“周代史官的来源”笔者拟批为“周代史官来源及地位”,下略述史官来源,强调一下史官的地位。

    批注二。周代的五史与档案管理梳理略举

 

职掌

备注

特点(略)

大史

记录国家大事;宣读册命书;档案管理(国法档案;六典、八法和八则;历法档案;礼法档案;契约档案。

史官之长;档案业务主要负责人。

 

小史

掌大史“记事档案”;谱系档案;礼事档案。

礼事辅助大史。

 

内史

起草册命文书并保管“叙事册命”文书;人事法规档案;法令副本档案。

人事法规档案笔者拟为“人事管理档案”。

 

外史

颁布政令档案;候国史记档案;古代典册档案。

 

 

御史

起草法令、王命等文书。

异于战国以后之御史。

 

备注

从表格的梳理中可明了五史各自的职掌,总结其特点便十分容易。同时也会发现作者论及之主次,明白书中论述是否清晰晓畅,所论优缺点一目可见。

    批注三。其它史官与档案管理梳理略举

 

职掌

备注(略)

特点(略)

守藏史

藏书室之史;史料档案汇编。

 

 

书史

记录交易;司书记之事;记约剂之事。

 

 

左、右史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备注

作者所论之事及评价由是甚明。

 

4、读《辽代档案工作研究》

     批注一。P325段旨句批:“第一,在辽与宋交战中……”拟为“用汉人任文书档案官职”;“第二,辽统治者不惜重金……”拟为“搜求宋代文书档案”;“第三,由于与宋长期对峙……”拟为“重视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

 

5、读《金代档案工作研究》《清代入关前的文书档案工作》《清代军机处的文书管理工作》《清代幕友与文书档案工作》《中国古代档案职官地位变迁考》

   批注(略)

 

后记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已阅毕,批注亦理完,电子档批注共计一万四千五百多字。该书采取定量阅读,从4月26到6月12日共计六周多的时间,中途缺了一次。在此说说自己读此书的一些感想。

    一、购此书原因主要有二:①、源于自己去年寒假阅读周雪恒之《中国档案事业史》和闵庚尧之《中国古代公文简史》二书后,梳理“中国古代文书制度”专题时遇到很多困难,急需一部类似的指导书,而赵老师此书恰巧适合;②、阅读了赵老师《中国古代地图档案遗存研究》与《试论西周档案管理工作》两篇论文,启示意义颇大,由此希望能较全面的了解赵老师的研究方法。

    二、读此书前拟定的目的主要有三:①、希望通过此书能对中国档案史有个系统的把握,以扩充自己的视野,补习一下薄弱的档案专业知识;②、希望能在细读的过程中受到一些方法和思路的启示,为自己以后的读书有所指导;③、检验一下自己之前所做《学习、读书、写作与学术方法论钞录》之效果,着重运用好批注和梳理之法。

    三、读书前思考的问题主要有四:文首已述。

    四、读书过程中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档案档案史研究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价值和意义何在?②、档案史的研究方法是什么?③、档案史的学科体系该如何构建?④、在论述档案史中一些管理制度时不能只看其优点,亦需探讨其缺点,正反相映方可为后世资鉴。⑤、读书要和作者保持一定距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自己的思维,避免被接受的现象发生,以免陷入片面的状态。⑥、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知识点的记忆为次要之事,汲取方法和思路方为要事。

    五、读完后准备做的几件事:①、以专题的形式梳理笔记,主要采用表格法;②、写几篇札记,如《档案史研究的任务、目的和价值思考》《档案史研究的方法总结》《档案史学科体系构建的看法》《<中国档案是专题研究>书评》等(暑假之事)。

                        ——  行者整理  2010-06-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