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月读书吧(在续……)

(2010-06-07 17:59:48)
标签:

宋代

河南

上海

古籍

天津大学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冯梦龙

牡丹亭

文化

分类: 【玉面书生】

 

1、王国钦:《宋代合集:云中谁寄锦书来》,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2月版。

 

2、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2月版。

http://images22.51.com/6000/xiayutiankong20/34ecd3e7833d93597645c29d86830189.jpg

 

3、单霁翔:《从“文物保护”到“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P150 路易斯孟福德:“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他们的民族和文化,并把绝大部分流传及后代”。

     ——转引自吴良镛:《总结历史力解困境再创辉煌——纵论北京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4:333.

 

4、谢雍君:《<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

       P51 潘之恒《鸾啸小品》说:

    夫情之所之,不知其所始,不知其所终,不知其所离,不知其所合。在若有若无,若远若近,若存若亡之间,其斯为情之所必至,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后情有所不可尽。而死生生死之无足怪也。故能痴者而后能情,能情者而后能写其情。杜之情痴而幻;柳之情痴而荡。一以梦为真,一以生为真。惟其情真,而幻荡将何所不至矣。

     ——潘之恒:《情痴——观演<牡丹亭还魂记>书赠二孺》,原载《鸾啸小品》卷之三,并见《亘史》杂编卷之四“文部”,收入汪效倚辑注:《潘之恒曲话》,页72-73.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

      P107 今人以选择门第及聘财嫁装不备,耽搁良缘者,不知凡几。风移俗易,何时见桃夭之化也。    

  ——钱宜:《牡丹亭惊梦》批语。陈同、谈则、钱宜:《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上卷。

      P111  一个孤立没有任何势力的女人,无法确定自己的地位,就不能给自己有所评价;她的自我有着无比的重要性,因为他无法攀援任何其他重要的事物。

      ——(法)西蒙波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页418.

      P112 有梦不如无梦好,梦醒难寻梦再逢,痴情拟续前番梦,地角天涯梦境空。落花如雨怨西东。

     P161 冯梦龙《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常言道:“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不婚不嫁,弄出丑吒”。多少有女儿的人家,只管要拣门择户,扳高嫌低,担误了婚姻日子。情窦开了,谁熬得住?男子便去偷情(门子框里面加个‘败’字)院,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也要走差了道儿,那时悔之何及!

      ——冯梦龙:《古今小说》,许政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卷4,页80.

     P174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有许多时代,生活是快乐的,人类是朝气蓬勃的,人世间所拥有的乐趣也是足以使人们得到满足的。但还有许多时代,人类需要通过追求精神上的慰藉或向往未来的生活,来弥补人世间的自然的空虚”。

      ——(英)罗素:《婚姻革命》,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页28.靳建国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5、李梦生:《左传译注》(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6月版。  (两个月)

6、[日]新渡户稻造:《修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5月版,王成、陈瑜译。

       人的一生如负重远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情绪
后一篇:下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