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周易——太极拳”,这是一组有着神秘联系的关于太极的事物,而同时太极又与阴阳密切相关,阴阳二鱼事关天下阴阳,洞察天下。我看过《周易》,但没有懂;也练过太极,但没有最终进行到底;太极图更看了不少,韩国的国旗上就是那个和谐的太极图。但天然太极图,我想这是第一次。
7月24日,与老同学一起去游览了位于鹤壁淇滨开发区的天然太极图景区,这完全是我的意思,老同学只是附和而已。由于我们并不熟悉路况,因此来回的乘车竟是在绕弯子,真是要去看太极,什么都给你“打太极”。十点多的时候,我们才最终到了天然太极图景区的大门前。这里是淇滨区的南山地区,层山叠嶂,郁郁葱葱的,清澈的淇水从山谷间流过,那种惊人的绿色让你不由得心灵一颤,久违的绿色,久违的自然!
景区是新开发的,相关设施建设还不是特别齐全,但这些似乎与我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动人的淇水的绿,惊人的青绝的奇,还有满路可口的野果,以及飘荡在山水之间的传奇的色彩,都鬼使神差的让我们沿着蜿蜒的盘山路步步行来。我们根据路标的指点,先向山上去,这是通往青岩绝的一条路。那天,天有些热,山路边没有大的植被,所以感觉有些燥热。但不时看到一些幼时常常采食的野果野菜还是令我兴奋不已,还摘下一些跟朋友共食。在没有到太极柱前,是没有太多的风景的,只有美妙的天籁之声,以及从水边寺庙中飘来的佛乐之声。我们就是顺着佛乐的声音前行,踏上了1500多米的观景长廊,廊在青绝岩的半腰里盘旋着,一路上有各种的摩崖题刻、东魏佛窟造像以及白蛇洞等,而我相信绝大多数的游客都会跟我一样,此时满眼所欣赏都是这山崖之下的天然太极。淇水在这里神奇的摆出一个反S造型,山水共荣,共同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太极来。淇水悠悠,那阴阳二鱼的山巅也是绿意浓浓,正对的阴鱼上还有若干条沿水的小道,一圈一圈的直到山顶。淇水就像一个养在深闺的佳人,静静的,恬恬的,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是一条死水,看深了才知道原来它是那样的生机无限,大约这也就是“静水深流”的原因吧。但这里显然还不是观太极的绝佳之地,我们又沿着小路爬到了文王观图台。众所周知,“文王拘而演《周易》”,那是在今天汤阴的羑里城,可是能让文王有东西可“演”的却是这淇水之滨。因为当年殷商的首都就是据此不远的朝歌城,这里在彼时也设有一个临时性的监狱,但主要是羁押一些有爵位的官囚,此处又处在去羑里城的路上。文王当年被拘,曾路过此处,因而已经迟暮的文王,身披枷锁,眼望这神奇的山水,两条活跃的鱼在他的头脑中活灵活现,一路思索,终于在羑里城著成大作。在今天观图台附近的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岩画,画面上是一位老者,目光平视着一江风水,眉宇之间若有所思,没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遗物,但古人喜欢在这里观太极、悟人生应该是不错的了。
走进了青岩绝,就不能不提这个动人的“青”字,不单单是因为这满山遍野的青葱,满河深流的碧色,而是因为那种神话般的曼妙。青蛇、白蛇闹许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青岩绝是白蛇与小青的修炼地,因此这里有一个洞穴是属于白蛇的,洞不是很深,但很幽静,后人塑造了青蛇白蛇的塑像。当地人说白蛇洞深不见底,可以直接通到下面的淇河,当年白蛇只要在这个洞口轻轻唤一声“青儿”,小青就能从这洞的深处走出来。青儿不是一条蛇,而是一条缠鱼,样子很像蛇,就在在青岩绝下的淇水中修炼。山下的青岩寺香火依旧,可这明明是佛教的门庭,当地百姓却都不怀疑的说这里是青蛇白蛇修炼成仙的地方。淇水静静的流往下游,金山寺、雷峰塔、许家庄一个个神话里的人、景、事都真是的呈现在眼前,走进太极图,就走进了中国人那浪漫的心脏,人神之恋的异想天开,让整个中国几千年来都为之动容。肯定会有人说胡扯,青蛇白蛇闹许仙的故事不是发生在杭州么?可是从民俗学上讲,这里却是故事的溯源地,杭州只能算是一个改嫁的版本。故事到了杭州,因为南方人没见过缠鱼,误认为蛇,因此青儿也就成了青蛇;白蛇收青蛇的故事更是古怪不堪;金山寺明明在镇江,雷峰塔却在西湖之滨,两厢相距千里,却成为一家寺院,害得我们也不知道白蛇到底是囚在了哪里;更加离奇的是,水漫金山,一条青蛇居然请来了一大帮的虾兵蟹将,不伦不类。但如果放到了故事的发生地,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青岩绝、淇河、金山寺、许家庄、雷峰塔,就在这相距数里的淇河上下。故事发生时,大约佛教尚未鼎盛中国,所谓的轮回之说也不深入人心,因此淇滨传说中,许家庄的一位老者救下了一条险些被黑鹰吃掉的小白蛇,若干年后,小白蛇修炼得道成仙,决心要报答那位姓许的老者,于是嫁给了老者的后人许仙。且在小白蛇修炼成仙的过程中,因为经常在淇水边玩耍,与小青也结下了姐妹情深。许仙与白蛇结婚后,治病救人,这使得金山寺里的法海没有了香火,而这法海就是那只黑鹰所化,于是法海就处处为难许仙与白蛇,终于最后将白蛇囚禁在金山寺对面山崖的雷峰塔之下。白蛇之后许世林祭塔,白蛇才重返人间。在这淇水穿过的山崖之中不乏众多的药材,药王孙思邈就曾经在这一带山林里采药行医,而神话传说中的各种事物的对景儿与千百年来人们的口口相传,使人们不得不相信这钟灵毓秀的山水之间就是那神话滥觞之处。
走下了青岩绝,我要去近距离的看看淇水,这是一条上古时代的河,一条写满了诗歌的河。我们就在淇水岸边,找了个农家菜馆,叫上几个菜,作为我们的午饭。到了淇河,自然不能忽略了响当当的“淇河三珍”,其中冬凌草是药材,现在也不是时候,否则会在凉拌菜中招打它的身影;不过另外两珍可是吃到了,缠丝鸭蛋和淇河鲫鱼。真不知道为什么鸭蛋到了这里就缠上了丝,我们剥开几个缠丝鸭蛋,仔细的去看它的神奇,大约鸭子到了这里也悟出了天地哲理,就像文王到了这里就能悟透人生一样。一盆香喷喷的淇河鲫鱼上来了,香而不腻,是我对淇河鲫鱼的评价。鱼肉细细的,香香的,让人回味无穷。同时我们还点了一个野菜拼盘,将此时山中能挖到的野菜吃了个遍儿。物价还挺便宜的,六十多元钱。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就上了一条脚踏船,开始了与淇河的亲密接触。我们围绕着阴鱼和青岩绝崖底来回了一圈,一路上我都在跟朋友讲着这里的传说和神奇,同时还把手深深的放到水里去,让淇水从我的手指之间过去。在淇水之上看青岩绝,更觉得它的清秀与高大,它就深深的矗立在水边,但似乎这里就是充满了神奇一样,据说站在青岩绝顶,无论用多大力气投一块石子,都不能投到这淇河之中。淇水并不深,我们在阳鱼附近还搁浅了两次,最厉害的那次实在青岩寺的门前,青绝寺就位于阳鱼上,门前是一江碧水,寺宇又掩映在浓郁的山林之间,袅袅香烟从林间不时飘起。不知道是为什么,我们就在这寺门前搁浅了,大约是想让我们近寺拜望吧。可朋友就是不想去,他是个胆小的人,虽然船搁浅了,但水怎么也能把小腿儿给掩埋了,并且河底都是长满水草的石头。正在我们焦急不知所措的时候,船竟然自己慢慢的以船尾搁浅的地方为中轴,顺着不易觉察的流水掉头了,而这一掉头,真是太奇妙了,冲着船头的恰是此段河水最深的去处。我俩急忙惊喜的用脚去蹬,真不错,白让我们焦急了一场,也许佛也喜欢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孩子开玩笑,我们彼此打闹着,笑声伴着佛乐回荡在青山碧水之间。
等我们靠了岸,天空也开始阴了,那家服务员很热情,给我们讲昨夜山洪的情况,并且上了岸我们才意识到我们的东西一直都没拿,吃饭的时候忘在桌子上了。老板说,你们不用慌,只要是放我这里,就是到家了,你什么时候来找它都在我这里,给你们保管着呢。老板是个厚道人,说话就可以听出来。我们就是坐他家的车回到新区的。
附金山寺导游词 http://www.qhwhyj.cn/qhwhyj2/onews.asp?id=48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