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061130504990738344.jpg
提及西汉王朝,我们可能马上就会想起刘邦、吕后、汉武、飞燕等一批这样的帝后及萧何、霍去病之类的能臣武将,但在考古界,可能最爱津津乐道的恐怕是1997—2001年汉长安城桂宫遗址发掘过程中那些神秘的后妃宫殿之下的交错如织的秘道,主要分布在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皇后居住的未央宫椒房殿、嫔妃居住的桂宫等。考古学家指出,这些秘道的实际深度有两米多,任何成年人在内通行不成问题。那么它们是做什么用的?http://www.kuaibao.net/images/2006-11/11/1163174607767RJb11C001_b.jpg
其实,从地下秘道横空出世的那天起,它们的用途就成为人们的谈资。三千佳丽囤积在深墙大院之内,里面只有一个真正的男人——皇帝,且还不知道能不能碰上一两次,有的宫人可能连皇帝什么样子终老都不认识,即便见上一两次又能怎样呢?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夜,都守着一个一样寂寥的心。汉宫恩怨,也许是司马相如《长门赋》的魅力,还有吕后的强势、赵飞燕的妩媚,使得后代总是对这个西汉王朝的后宫充满神秘感。于是,伴着后妃地下秘道的出现,关于它们的猜测也层出不穷,后妃偷情说、躲避灾难说、宫廷争斗说,而学者们似乎更支持与宫廷争斗有关这一说法,这是因为在西汉的历史上,的确外戚势力非常强大,后妃干政也为常事,吕后称制八年之久,窦太后也傲世一时,王政君更是西汉历史上干政时间最长的太后,约半个世纪,与清慈禧相当。而大将中霍去病、卫青都是不折不扣的外戚,还有最后推翻西汉王朝的也是一个外戚——王莽,他是王政君的侄子。于是,考古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当时皇帝把外戚作为一股政治力量,依靠他们来协助自己统治国家有关。西汉时实行二元政治,一元体现为皇帝的政治权力,另一元体现为外戚的政治势力,即皇后、妃子的家族人。宫城内宫殿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以各自宫殿为空间进行政治活动,密道可以让他们的行踪更隐蔽。
乍听上去,似乎有道理,可是再细想,觉得其实跟学者们说偷情说不成立一样的可笑。在这系地下通道的出口处有的还设有门房,显然是有人守卫的,那么就是说这些通道是建造时就有的,且为皇帝所知道。那么汉朝皇帝就这么愿意让后妃们过问政治么?也愿意后妃们与外戚等政治势力私自接触么?如果这样,他是不是也应该有重点的,比如说只是某个级别上的后妃可以享有这样的特权呢?而像桂宫这样一个众多后妃居住之所竟然都存在地下通道,他就不怕真的成为后妃偷情的便利之所了么?《西京杂记》中的吕后别恋、飞燕淫乱,虽然学者称椒房殿下的地下通道跟吕后无关,那么跟吕后之后的皇后呢?难道吕后之后,椒房殿成为一间死殿,无人使用了么?考古工作者称像西汉这种后妃宫寝之下设有地下通道在秦汉之前的宫殿中未有发现,之后也鲜见。那么看来这项宏伟的设计理念是西汉帝王的独创,但可惜不合时宜,并没有为后代王朝所采用,甚至东汉王朝都不曾继承这一建筑特点。
偷情说固然可笑,但为外戚行方便也诸多不妥。宫中怨妇甚多,如果可以私自与外戚等势力见面,那么随便夹带个男性很正常,再说古代畸形恋也很多,谁能为皇帝的绿帽买单呢?皇帝应该都不是傻子,给自己的荣誉开玩笑,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在这种事情上每一个男人都一样。吕后、窦太后留给儿孙们的印象并不好,文帝畏惧吕后,景帝和汉武帝初年则都活在与窦太后权力争夺的世界里,两厢斗志斗勇。西汉历史上外戚纵然大放异彩,但从帝王与太后之间的争夺看,应该不至于还满足她们与娘家人及其政治势力私自见面的欲望。外戚或者说后党,是与皇权一同出生的孪生兄弟,它们可以共处,但前提是维护皇权,为皇权所用,否则外戚则处于被压制的一方。先秦有嬴政之母欲害嬴政的前车之鉴,刘邦至于那么愚蠢的给后妃见外戚行方便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