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结缘花儿开

(2009-03-09 20:46:18)
标签:

浚县

大伾山

古庙会

天宁寺

狂欢节

元代

摩崖题刻

文化

分类: 【书蠹记】

 

每年的正月,都是浚县最热闹的时候,古庙会延续了一千六百多年的香火在今天还依然那样的红火,难怪外国民俗专家称之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很庆幸,我是从古庙会里走出来的孩子,身上浸满了庙会古香淳朴的味道,即便如此,每年我也都要到人海深处找乐子。

正月初九,老天爷的生日,也是古庙会的第一个高潮。这天的小县城很早就开始了喧闹,而人海的终点则是县城东隅的大伾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就是大伾山。山上古木参天,翠柏掩映之下是一座座年代悠远的古寺和数不胜数的摩崖题刻,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徜徉在黄河故道边的崖壁下,由汉到民国的行草楷篆、汉满蒙梵维,穿越时空走到你的身边。这里面充斥着中国人自有的一份纯真,一份热情,一份慷慨。在摩崖题刻中间有座元代的亭子,取名伟观亭,崖壁上还大大的刻下了“大伾伟观”的行书。那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亭子如翼,坐在崖壁半空,山路逶迤,之字形来下,绿色琉璃瓦的亭子站在文化的海洋,我真佩服它的建造者,只有中国人才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个在文化中徜徉的亭子,这是文化人神交的最好场所。

结缘花儿开

当我再次做到这个亭子里面,山崖之下的翠柏,翠柏之下的天宁古寺,古寺山路上络绎的人群,还有宁静的黄河故道,哦,还有我所坐在的亭子的文化海,我是用文化审视这个地方。来上山的香客居多,他们都是从四面八方过来的,带着会旗,成群结队,熙熙攘攘。而此刻原本沉浸在寒冬的大伾山也开始了别样的春情,无论是路旁矮小的灌木,还是那些千年的古柏,只要是手可以触及的树枝上,都会开满了红红的结缘花:那是人们红红的企盼,他们用一条条红红的头绳或丝带虔诚的系在枝头,结缘花密密匝匝的,像这人群。我也在身手可及的酸枣枝上系上了一条红头绳,还默默的为自己许下今年的愿望,这是我每年都要做的功课。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样,一个结缘花,佛前一柱香,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愿不同。今天的人们早已不是历史中那些苦难的民众,他们的愿望也不会是吃饱穿暖这类的话题。因为那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庞都在向你展示着新农村的富足。但他们依然来到佛前焚上一柱香,再在枝头系上一条红头绳,那一个个愿望就挂在风中,像人们的脸上洋溢的笑。

亭里来了位老人,头发都灰白了,看得出这崎岖的山路可是累坏了老人,我赶忙过去把搀住他坐到亭子里面休息,拜山是禁忌问累说累的,所以我没有太多的去问老人。老人靠着柱子,眼睛望望由亭子而上的山路,最后把眼光落到了亭子前面从崖壁上生长出来的灌木上,他默默的把系在衣扣上的红头上解下来系在了枝头上,有凝神看了很久,嘴角带着笑。“孙子今年要考学了,他能考好的。”老人似乎是在跟我说,也好像是自言自语。但我还是笑着说:“会的,他一定会的!”老人看看我,脸上依然写满了笑。“大爷,咱们上去吧?”去上的路并不好走,台阶很高很滑,我担心老人不方便,便改变了在这里多坐几分钟的初衷。老人也很高兴有我这么个晚辈作伴,于是我挽着老人的胳膊慢慢的走出亭子。

亭子外,结缘花随风而开。路上我告诉老人,我把结缘花也留在了亭子。

结缘花儿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