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都是与宝玉发生关系的女子,包括副钗和又副钗,都是因为有了与宝玉的联系才得以跻身其间的。黛玉是宝玉的爱人,宝钗是宝玉的妻子,元迎探惜四春是宝玉的姊妹,妙玉跟宝玉也很暧昧,湘云跟宝玉的故事更是不少,金麒麟事件更是闹得厉害,宝玉与凤姐的事情那就更多了,秦可卿很可能就是宝玉的梦中情人,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7-3-18/012/556/049/7020383/7020383_h.jpg那么李纨呢,单单是宝玉的嫂子么?那宝玉的嫂子也太多了,那个经常到西府来的尤氏论身份论地位那都比李纨要牛的多,但是她却不是正钗。尤氏的戏份一点不见得比李纨少,为什么单单把这个寡嫂列入正钗呢?这其中肯定是有缘故的。
明眼人很容易发现其实宝玉对十二正钗的评价,至少有情感纠葛,但是宝玉对李纨的评价是什么呢?李纨虽然负责照顾宝玉黛玉这帮小姑子们的生活起居,应该说与宝玉接触的机会是挺多的,但是我们发现二者除了诗社之外,几乎很少交涉,并且在诗社里宝玉与李纨的话也很少,经常说的大约可以算是对李纨的评价:稻香老农最是公平。那么这是真话么?在宝玉的眼中,李纨真的就是这样么?我看未必。宝玉说李纨公平不假,但是每次说完之后,都会对李纨的结论提出质疑,这就不难发现,宝玉讲李纨公平完全是为了她能把宝钗第一改成黛玉第一,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去评价李纨的为人处世。就像我们要求人办事的时候,肯定要先把好话恭维的话讲一套,之后才能转入话题,其实前面的话只是一个铺垫,真实性不能保证的。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1/2007-7-3/013/216/482/9125029/9125029_h.jpg
宝玉被警幻仙子称为最是聪明睿智之人,那么他又经常在内帷厮混,对李纨的为人处世当然会很熟。李纨在贾母眼中是寡妇失业的可怜,王夫人虽然不喜欢她,但是碍着贾母也不好太为难她,王熙凤与下人们都认她为佛爷,善人。但是李纨其实不是什么佛爷,她没有佛爷的度量,她其实很小气,并且一点不见得比王熙凤治家能力低多少。她是不大理家,即便是让她代管一阵子也不肯作威作福,本来是以她为中心的三个镇山太岁,结果闹到最后她却成了一个“帮凶”。但是这些都是外面的事情,是李纨的秀场生活,这里的李纨是不能太有才的。因为毕竟她不得婆婆的喜欢,还背着克死丈夫的罪名,她不能太张扬,像王熙凤那样的旁若无人的指挥若定,她要死的,无论如何是来不得的。但是她有她的治理范围——稻香村。在那里她就说一不二,没有人敢驳她,她是那里的主人。李纨自称“竹篱茅舍自甘心”,但是自己表扬自己,就显得是虚张声势的摇旗呐喊。李纨寡妇失业她怎能甘心,一个外人(王熙凤)在自己面前吆三喝六的,她怎能容忍呢。所以她与王熙凤时不时都会来上一次角斗。这才前面已经论说到,此不再说。有一次一大早宝玉便与晴雯、芳官她们胡闹玩笑,而这时素云去找手帕,素云触景生情的说了一段极为感人的话:还是你们这里热闹,一大早就闹开了。宝玉忙问难道你们那里不闹,你们那里人也不少啊?素云说大奶奶不让闹,连两个小姨子也都被矜住了。这段话听起来好像是闲笔,但是仔细再品品,就会发现味道很不一般的。李纨大约是很爱清静的,至少是她的寡妇身份使得她不得不如此。因此在稻香村这个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李纨也来了个约法三章,不许玩闹,更不许胡闹。李纹、李绮自己的妹妹也不例外,可见管束不是一般的严。还记得被李纨赶走的那两位侍妾吧,很可能就是太闹了。
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2007-4-8/012/556/049/7473307/7473307_h.jpg
宝玉很知道李纨是做什么的,以及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晴雯生病了,他便要人去回明李纨,小丫头回来说了李纨的话,要是不好的话还是要挪出去的。晴雯石块火炭,很生气,就说哪里是痨病。宝玉便安慰她说这原是她的职责,也是为你好,不让她担不是的缘故。宝玉的话很符合李纨的心理。李纨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别让她担不是或者与她无干的话,这就像她的一个口头禅,李纨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变通,但是越界不可能。但是这里宝玉的话只是道出了李纨的心声,还算不得他对李纨的评价,是不是宝玉对这位寡嫂没有评价呢?
不是的,宝玉对李纨的评价不仅很准确,而且还很及时很早。还记得大观园题匾那一回吧,这是很重要的一回。里面对大观园内的四个重点建筑作了首次描述:潇湘馆、蘅芜院、稻香村和怡红院,红楼梦中没有单纯的景色描写,尤其是与十二钗相关的景物,它们都融入了主人的性质,都是主人品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http://botu.bokee.com/photodata1/2007-6-26/013/216/482/9002915/9002915_h.jpg看作者描写的蘅芜院其实就是宝钗的“淡极始知花更艳”,于无声处见惊雷的品性的写照。那李纨的稻香村自然脱不了俗。而且更有趣的是在稻香村,贾政父子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天然之论成了这一回中很显眼的一笔。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就是贾政父子对李纨态度的不一,是对李纨绝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宝玉是这样说的:“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争似先处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虽种竹引泉,亦不伤于穿凿。古人云‘天然图画’四字,正畏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妙而终不相宜……”最后一句是对李纨最贴切的评价,“非其地而强为其地,非其山而强为其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李纨虽然极力做到最好,但是还是露出了诸多破绽。因此宝玉对李纨不是没有评价,而是评价的太贴切而且含蓄,以至于我们就很容易把它忽略了。正是李纨的这种装出来的百般精妙,而非天然之态,因而最后的下场才会真面目露出,而贻笑大方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