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视觉/图片泥咕咕浚县王蓝田民间艺术古庙会水浒 |
分类: 【网贝记】 |
十二生肖各个都是虎虎生威吧。可爱吧,这就是来自家乡的特产“泥咕咕”,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特受人们关注。
农民泥塑作坊:可爱的“泥咕咕”就是从这里诞生的
http://epaper.dahe.cn/dhb/W020070423279337346073.jpg
老艺人王蓝田在教其孙子捏泥咕咕,痛苦的传承着千年的积淀。老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王蓝田的作品水浒人物系列
老人刚捏制的可爱的小猪
新一代泥塑艺人宋庆春的作品——瞧新娘。他们是泥咕咕的明天,也带着新时代的热血为这个千年艺术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泥咕咕”真的重生了。
宋庆春的作品——快乐女孩
摇头狮子
http://www.hebitv.com/hbxw/btxw/2007/02/26/w2007022604_4.jpg
二是手工捏制,有小马、小猴、猪八戒;三是模子和手捏相结合,有骑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钢丝、弹簧,有活头马、活头狮子等。艺人们用的泥料和工具都非常简单。就地取材,把村边的黄胶泥挖回家,加水和成泥巴,用木棍捶打几遍,使其变得柔软细腻,如面团一般。工具是一根竹棍儿,削成一头粗一头尖,用以雕画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地花纹;再根据其形状,在不同地部位打眼通孔,用嘴能吹出不同的声音,群众称它为咕咕小哨儿。
http://www.hebitv.com/hbxw/btxw/2007/02/26/s2007022605_4.jpg 浚县泥咕咕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自制的毛笔点画出各种花样。彩绘是以黑色、棕色打底,再描绘上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条纹,大都用原彩色,很少用调和过的中间色。浚县泥玩中的纹饰主要以对称式的花卉造型为主,许多鸟、兽身上都有,这与民间剪纸、刺绣中的处理方法相似,都是主观意识的体现,也都不自觉地遵循了图案的构成法则,有统一、有对比、有主有次、有提炼、有归纳,且具有地域特点。浚县泥咕咕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信息,许多是文字无法描述的,也有许多是没有文字记载的,是考证古代艺术形态和具体生活的原始资料,不仅对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今的艺术创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明代千手千眼观音像,在天宁寺藏经阁。
前一篇:抽剑挥愁愁难去
后一篇:是否还会想起它——87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