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含情目”VS“含露目”(二)

(2007-07-27 12:01:00)
标签:

红楼梦

刘心武

林黛玉

贾宝玉

列藏本

含露目

邢夫人

眉眼之谜

分类: 【侃红记】
    刘心武先生的观点是林黛玉的眉眼应该是列藏本中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并且认为“罥烟眉”和“含露目”合乎作者当时创作的初衷,并且与当时宝黛的年龄也正好相符。但是这些与现在通行本的《红楼梦》关于林黛玉的眉眼多是这样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笼(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样就很难让读者去接受刘心武先生的别出心裁的观点。刘心武指出这个通行本的不足是当时林黛玉的年龄尚小,何以会有一双“含情目”?当时为什么就不能是含情目呢?难道只有年龄大了才能有情么?难道“含情目”所含的“情”就只是单纯的爱情么?恐怕这样理解就有些偏颇。有些人天生就是情种,像贾宝玉,自小在内帏厮混,他深爱跟他一起玩耍的这帮姊妹们,无论是丫头还是姐妹,他都能做到“情情”,而作为“情不情”的黛玉因何不会自小就有一双“含情目”呢?当然如刘心武所说此时的黛玉断不会与宝玉有爱情,但是前面已经有了宝黛相会时的那种心灵巨大的震撼在那里了。“眼前分明是新来客,心中却做旧时友”。他们的似曾相识,使得这位林妹妹对这位宝哥哥有感情难道不可以么?只是单纯的姐妹亲情。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在见到宝玉之前,可谓是为了让黛玉见到宝玉把黛玉的胃口吊得足足的了。王夫人称宝玉是“混世魔王”,让黛玉以后少跟宝玉说话,能不理他就别理他。再加上母亲也曾提及这位兄长,黛玉对见到这位宝哥哥可谓是充满期待。且看她听到丫头们说“宝玉来了”,心里虽想着“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但是待见时还是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可以说以下的时间里黛玉的心里是一直沉浸在这种纳罕之中的,她肯定会捉摸在哪里见过呢?怎么会如此面熟呢?这种复杂的感情自然会通过眼睛流露出来。待到宝玉再次出现在黛玉面前,仔细观看这个远道而来的妹妹的时候,黛玉的心里的那种暗自捉摸的感情一定会被这位情种哥哥给捕捉到的,因此从宝玉眼里看黛玉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并没有什么不通之处。反而那句“似泣非泣含露目”倒是有些让人难以捉摸,她因何眼中饱含泪水,难道是对宝玉爱得深沉?一个“似泣非泣”充足说有些不妥。此时的黛玉正与贾母、探春姊妹说话,已经过了初见面时的哭哭啼啼,都聊了半天天的,怎么见到这么个面如敷粉的帅哥就要“泣”呢?刘心武认为“含露目”代表着绛珠仙草的还泪过程,在初见时应该是一双有着丰富泪水储存量的眼睛,这样将固然有他自己的逻辑,但是试想想在那个年代中这样一来,林黛玉完全就活在一个神仙的世界里面了,虽然她身在红尘,但是心却超脱在红尘之外。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这是毋庸置疑,但是如果把这两个等同起来的话,那么就有些太过于死板了。林黛玉毕竟是人间的一个活人,她生活在红尘之中,也应该有着红尘中同龄同等地位富家小姐的生活癖性,也应该遵守一些社会中的家庭礼法和道德。虽然在林府的时候,黛玉是被当作男孩子养的,但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她还必须遵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纲常礼法。作为一个初入贾府的女孩子,贾宝玉是她见到的第一个男性,她应该有初见男性时的羞涩和不自在,况且加上似曾相识的纳罕,她的这种心态可能会便显得更为突出一些。因此眉眼之间流露出情感并不难理解。
    刘心武指出林黛玉不能拥有一双“含情目”的原因是当时林黛玉太小了,不可能对贾宝玉产生爱情。那么在林黛玉身上也体现着一些早熟的特征。比如未进贾府之前便定下约法三章:“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难道是一个小女孩应该有的心机吗?甲戍本侧批曰“写黛玉自幼之心机”。同时在看她推辞邢夫人留饭的那段话,她在王夫人面前揣测座位落座,见到探春等吃饭后漱口喝茶与自己在家习惯不同,暗自马上改过,这些都在说明她是一个早熟的姑娘。刘心武说她年龄小,发育不足,其实是不正确的。他的证据是大家初见她是说她有“不足之症”,但是所谓的不足并不是发育不足,而是说她天生的“怯弱不胜”,是她的那种病态的姿容。人爱生病,跟青春期发育有什关系,这两者是不能等同的。
    同时,对于刘心武指出的列藏本应该更符合作者的本意的话,我觉得这应该遵循一些版本学的常识,在版本学中,在诸版本各异的时候,往往会遵循祖本,也就是在诸版本中出现最早的那个版本,它拥有优先被选择权,也最能够体现作者的原意。对列藏本是不是红楼梦诸版本中的祖本,目前我还没有查到资料,因此无法断言刘心武先生的观点正确与否,但是从中国发行各个版本的红楼梦的一些资料中看,列藏本总是被列在最后面,我不知道这样的排序是为什么,是否因为是因为它出现的年代太晚,还有待进一步的查实。但是对于林黛玉的眉眼问题,庚辰本也描述为:“两弯半蹙鹅眉,一对多情杏眼”,强调的是林黛玉的多情的特点,而不是去她单纯的艺术化为一个绛珠仙草,一个活在凡间的神仙。可以说其他版本或者阙字,或者强调多情,仅以列藏本的一处“含露目”来断定作者原意是含露是有些偏颇或者说是有些太过于急于求成了。
    下次将阐述本人看刘心武揭秘林黛玉险境之谜时的一些看法,其实对于那一讲中的绝多数我是持赞成态度的,因为有很多观点是我在自己的读红楼笔记中阐述过的。比如说赵姨娘、贾环的角色,王夫人对黛玉的态度,薛姨妈为人到底怎样,这些我都曾说起过。只是觉得好像刘心武先生讲述的并不太全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始终都是忽略的。那就是贾府的大奶奶邢夫人。在刘心武第一讲中将马氏影射到李纨身上时,他已经忽视了邢夫人的感受,而在这一讲中他本应该提及这个人物的,但是又同样被忽略了。那么邢夫人又怎样与宝黛爱情联系在一起?她又在二人爱情中充当什么角色呢?她与宝黛的利害冲突又在哪里呢?同时她与刘心武提及的两派“螳螂”与“黄雀”的关系又如何呢?且看下回分解。
 
注:明天就要上课了,会紧上一段子,但是我一定会将这些内容完成的。当然了也会漂漂亮亮的完成我的课程。因此大家可能会登上几天,才能看上我的评述。本人评论不涉及人身,只是就红楼梦而言红楼梦,就其观点说事而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