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的距离美

(2006-11-24 17:42:13)
标签:

林黛玉

红楼梦

小红

面试

鸳鸯

分类: 【侃红记】
距离真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东西,说它是件断臂的维纳斯吧,未免有些太高雅了;可是如果就看他是下里巴人,又不免太低瞧了些。好像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在一定的距离下自由的交往,太近了,会感觉拘禁或者不知所措;而太远了又没有了交往的感觉。总之距离真的很难看透。有时候在想是谁发明了“距离”这个名词,他一定是个高人。也可能他是在追求某个女孩子而受挫的情况下,对着窗外的寒月儿突然冒发的一个念头。没想到这么一个不经意产生的想法竟然让后生们这么的头疼。
       红楼梦中的距离美  红楼梦中的距离美
 
 
读《红楼梦》的时候,就会发现老曹是相当谙练距离之道的。在整个红楼里,到处都体现着距离的精髓。宝玉黛玉的时嗔时喜,邢岫烟的闲云野鹤,李纨的宛若隔世,妙玉的栏内栏外,王熙凤与贾琏的同床异梦,平儿与贾琏的若即若离,邢王夫人的面和心斗,如此等等,不可枚举。可以说没有了距离,也就没有了红楼梦的千古绝唱。里面的人物也是相当的谙练此道的。像林黛玉,就相当的了解“距离能产生美”的道理。还记得她初入贾府的“约法三章”吧——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与其说她是怕人笑话,不如说是为了给这里的老爷太太一个好的印象。想想看她作为贾母宠爱的外孙女,是贾府的贵客,她们那帮下人又怎么会取笑这么个新客呢?怕拍她的马屁还来不及呢。恐怕只有她自己为了取悦贾母、舅舅、舅母等这里的主人还能说的过去。其实林黛玉进贾府,看上去颇象现在的大学生面试应聘,她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必须给领导留一个好印象,否则不管你是真的学富五车,才过子建,这些都是白扯,终究抵不上一个貌比潘安的好。因为无论我们愿不愿意相信,第一印象总是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跟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紧密关联。正所谓没有没有原因的爱,连起码的礼貌都没有,想叫人家疼人家也疼不起来啊。可以看出林黛玉的这场出场秀那是秀的相当出色,相当成功的。“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可谓贾府上下都超喜欢这位远道而来而又知书达理的外孙女。但是在后来她有些处理不好与贾府上下的距离了,或者处理的没有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林黛玉陷入了爱情的旋涡。在那个男人的时代,女人总比男人在爱情里陷的深,因为男人有着性别的优越。他们可以三妻四妾,这个不好可以休了再娶,而女人是不行的,爱情对于他们来说是孤注一掷,正像王夫人说迎春的那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所以爱情是女人的全部,而只是男人的一小部分。宝玉同样逃不出这么一个心态。可以说在他在梨香院看到龄官与贾蔷的震撼的爱情之前,他的爱是懵懂的,是不具有单一指向性的。也就是说他是可以向任何女孩子示爱的。但是林黛玉不同,她爱的深沉且单一,她深深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苦恼,一个无关风月的探问就能成为她添油加醋的讽刺,一个简单的微笑也能成为暗送秋波的暗号,一个突如其来的金麒麟都成为她夜不能寐的心病。在爱情中患得患失,所以她无法静心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此时此刻她的心里眼里只有一个宝玉。宝玉是她的天啊,没有天的女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当她俩的关系敲定之后,她与周边人的关系好像又有了转机,她与宝玉关系的不再总是狂风暴雨,与宝钗也和平共处。可见态度决定一切,她还是深谙距离之道的。
 
其实不单单一个林黛玉,其他只要是能叫上名字,又有所表现的人都是相当的熟悉该道的法门的。象那个刁钻的小红,厨娘柳氏,天聋地哑的林之孝夫妇,都是相当会玩手腕的。在生活中不免会陷入这样那样的为人处世的迷惑之中,或许就象袭人那样在向王夫人进忠言的时候,不知要怀揣多少个小心,或许那是她经过一百二十个夜晚苦熬出来的想法,但是在话在嘴边的时候,依然是忐忑不安;或许就象王熙凤在贾母因为大儿子强要鸳鸯的时大发雷霆而迁怒王夫人的时候,她只能一无言语的干站着,她能说什么呢?一方是自己公婆,一方是自己的姑妈,说什么都是两面不是人。因此只有在贾母埋怨她的时候,她才不得不开出那么个漂亮的托词,也算说的大伙一派和气了,可是谁不知道那可是她担着一千个小心才说出来的。她也怕稍微说不好,就是死无葬身之地。因此,时时我会翻翻这本书,因为能从中读出许多我所欠缺的东西。
 
 
 
 
 
文章连接: 北京地铁的  经典:当年红楼梦中的钗(组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好兴奋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