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玉面书生】 |
易中天很突兀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最重要的谈资。他好象一点也没有吸取前人的教训似的,刚刚闯入视线就成了众矢之的了。跟当年的阎崇年、刘心武一样噼里啪啦的被人们论个不停。我今天都没有工夫来说易中天的不好之类的。我倒是觉得他做的很好的,不是什么名人效应使我不能言语了,而是真正的佩服他的所为。
《品三国》这本书我是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图书城里站完的,中间竟然忘记了吃中饭,直到人家要关门了,要捻客了我才出来。天已经很阴沉了,象是要下雨的样子,急急忙忙坐车回来了。我真的是很羡慕仰慕易中天的做法。因为他所批的是人们习惯里的三国,那个已经不能完全恢复历史的三国,一个充满了文人气质的三国,所以成为众矢之的就再所难免了。但是他这种挑战世俗怀疑历史的胆量怎么不让我佩服呢。
我常想中国人所欠缺的就是我们对历史的漠视,他们倒不是不爱自己的历史,而是爱好别人嘴里的历史,一种别人嚼了多遍的历史。也许中国人习惯了当奴隶的逆来顺受,这里说的奴隶就是鲁迅所说的中国历史左右不过是奴隶二字的了。这种内在的秉性使得我们无论在怎样的优越中总是难免过分安分守常,墨守陈规。要是有一个人突然冒了个头,那肯定是要被打的。前些天我看到一篇题为《殷纣王何罪之有》的文章,我真的很欣赏他的。因为他挑战了传统的殷纣王,给我们展示一个全新的纣王。当然这未必正确,但是有这份怀疑难道还不能成为骄傲么?
我只是希望中国人能够花点时间真正的了解中国史,不要把历史的成见一直的延续下去。这个中国没有一部是完全意义上真实的历史,司马迁做不来,班固做不来,司马光更做不来,魏征蔡京也不用说了。一部神宗实录改了三次,请问你能相信么?一个大唐两部史书,除了第一部做的不完美之外,你能排除别的因素么?尤其是政治因素的影响。那个武则天在司马光的笔下不就完全成了另外一个模样么?司马迁笔下的那些古怪神奇的东西,恐怕现代人只会当成荒诞吧。中国的历史可以说到处都有漏洞,而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习惯了的历史空间里,还有谁会去想这一回事呢。
品三国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一种可以看清我们自己的思维。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程式,而是用自己的眼睛看人物看史实。看我们历史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前一篇:刺激的数字 悔过的心
后一篇:蒲巴甲裸奔与黄奕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