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三回中,林之孝家的巡园至怡红院时,听到宝玉直呼大丫鬟芳讳,就说了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她说的这些大姑娘们当然包括晴雯,因为这其间正是晴雯袭人为宝玉开脱的。那么我们不仅要看这句话了。这好象明明再告诉我们晴雯是贾府三五代的陈人,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袭人不是贾府的陈人。前面已经有了她母亲哥哥的介绍,她是因为家里无法过活才被卖到贾府的。且宝玉房中只有袭人晴雯是从老太太那里拨来的,在现本中也没有发现谁是从太太那里拨来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晴雯是三五代的陈人,其家人原在贾府。
这样一来,就又与书中七十七回中关于晴雯身世的介绍发生了冲突。在七十七回中,作者如是说:“这晴雯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那时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麽麽将她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这晴雯进来时,也不记得家乡父母。只知有个姑舅哥哥,专能庖宰,也沦落在外,故又求了赖家的收买进来吃工食。赖家的见晴雯虽到贾母跟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却倒还不忘旧,故又将他姑舅哥哥收买进来,把家里一个女孩子配了他。成了房后,谁知他姑舅哥哥一朝身安泰,就忘却当年流落时,任意吃死酒,家小也不顾。偏又娶了个多情美色之妻,见他不顾身命,不知风月,一味死吃酒,便不免有蒹葭倚玉之叹,红颜寂寞之悲。又见他器量宽宏,并无掉蓝枕之意,这媳妇遂恣情纵欲,满宅内便延揽英雄,收纳材俊,上上下下竟有一半是他考试过的。若问他夫妻姓甚名谁,便是上回贾琏所接见的多浑虫灯姑娘儿的便是了。目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出来就在他家”。这里又明明在说晴雯不是贾府旧人,而是赖麽麽买来的,后来才孝敬给了老太太,这才进了贾府。她也不记的自己的父母,只有一队风月的姑表兄嫂。
那么,真的晴雯的身世是这样么?恐怕远远不是吧。在红楼梦中还有另外一处在告诉我们,晴雯是家养的奴才。在二十六回中,小丫头佳蕙对小红抱怨道:“可也怨不得,这个地方难站。就象昨儿老太太因宝玉病了这些日子,说跟着伏侍的这些人都辛苦了,如今身上好了,各处还完了愿,叫把跟着的人都按着等儿赏他们。我们算年纪小,上不去,我也不抱怨;像你怎么也不算在里头?我心里就不服。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可气晴雯、绮霰他们这几个,都算在上等里去,仗着老子娘的脸面,众人倒捧着他去。你说可气不可气?”这样看来,晴雯完全是靠这老子娘的脸面才跻身于大丫鬟之列的。而奇怪的是小红这个——贾府管家林之孝之女,竟然被说的好象是无权无势无亲无靠的。这不是作者自己在打嘴巴么?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因为红楼梦的成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况且它的前身很可能就是《风月宝鉴》,曹雪芹增删五次方成现书。那么肯定他吸收了风月里的某些成分,比如说现在红学界比较认可的关于大小宝玉,宝玉与贾琏的关系等等。晴雯完全可以是这里的一个角色,被曹雪芹增删后来到了红楼梦,成为我们比较热爱的角色。至于她在早本中的角色,或许不是个象现在那样的一个丫头,更不是无父无母,而是她的家人是贾府开业的功臣,角色相当于焦大。晴雯因为老子娘的脸面捞到实惠。并且有迹象表明她很可能是个象花袭人那样是个侍妾,并且与宝玉那是相当的热。在她的那篇诔文中,宝玉用了一系列的侍妾或者妻子作比喻,还说“及闻槥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脂评中还引用了晋杨公回诗云:“生为并身杨,死作同棺灰。”这些都给我们提示了晴雯的角色,是一个侍妾,并特别的讨宝玉欢心,但是由于掐尖好强而不得别人的好感。当然,她在旧本中未必有现在那么可爱,或者她会是个象潘金莲一样的好色人物,其吃醋要强的性格即便是在今本中也是表现的很彻底的。
同时我们看七十七回的那个关于晴身世介绍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到李纨和秦可卿,她们的身世介绍都有不同程度的打补丁的嫌疑,这是红学界普遍认可的。同样晴雯的也有打补丁的嫌疑。因为按照常理人物身世应该随着人物的登场而到来,前面的那两位都是在她们的主要故事还没有发生的时候介绍的。而晴雯偏偏倒了过来。当她的一切可爱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以后,当她受屈夭折之后,作者才介绍了她的身世。好象并没有什么,作者或者只想换个写法。但是事实并不是那样的。因为作者在为她做身世介绍是拉出来她的姑表兄嫂——多浑虫和多姑娘。这一对亲戚在不同的红楼梦写本中名字是不一样。尤其是那个多姑娘,很多地方还称为灯姑娘,最后的程甲本才将他们定为吴贵和吴贵女人。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一部分是后补的。晴雯的身世当然也是后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