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分腿腾越的常见踏跳错误及纠正
刘再贵
云南省易门县职业高级中学(651100)
邮箱:yymxty@sina.com
电话:13759051758
在体育教学中踏跳是完成山羊分腿腾越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教学中学生往往由于发生以下几点错误,轻者造成动作失败,重者发生伤害事故。为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山羊分腿腾越的踏跳动作,笔者经过教学实践,采用相对应的纠正方法,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单脚踏板,单脚起跳
原因:在课内外学生单脚支撑走、跑、跳的运动较多,双脚并腿支撑跳跃的运动较少,导致形成习惯性的单脚起跳动作。
纠正:在踏板后缘的适当位置,依次用粉笔画两个前后相距一定距离的圆圈,在两个圈内分别写上比较显眼的“右脚(左脚)和左脚(右脚)”,再在踏板上恰当的起跳区域内写上“双脚踏跳”的提示语,而后指导学生依照圆圈内和踏板上的提示语,反复慢走和慢跑三步练习踏跳的动作。当学生的左脚(右脚)前伸平放腾空时,教师尽量采用语言或信号提示学生空中并腿,完成双脚踏板起跳的动作。
二、踏板时双脚腾空过高
原因:助跑的倒数第二步支撑腿过分垂直蹬地,前伸腿抬得过高,改变了力的方向,而造成整个身体向高处过分的跃起,双脚腾空过高而踏板。
纠正:在踏板的两侧各拉一条高出踏板水平面25--30厘米的限制线,或者摆一些标志物,提示学生双脚踏板前,前伸平放腾空并腿的高度不能超过限制线或标志物的高度,双脚要平放上板踏跳。
三、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双脚跳起踏板
原因:助跑时步点不准,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采用左腿支撑来完成各种单脚的跳跃动作,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都采用左腿支撑蹬地完成跳高,跳远等习惯性动作,造成右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相对比左腿较差,恰好又碰到不习惯采用的右腿支撑蹬地完成上板动作,于是便发生突然制动,助跑的倒数第二步双脚同时向前跳起踏板。
纠正:帮助学生在助跑道两侧摆一些标志物,让学生当做助跑时的参照物。还可根据学生身高或步幅情况,指导学生学会丈量步点,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在地上用粉笔各画两组三个前后相距一定距离的圆圈,分别在两组圆圈内写上“右脚——左脚----双脚踏跳”或“左脚——右脚----双脚踏跳”的提示语,让学生采用心里默念“1、2、3---双脚并腿踏跳”的口令,慢走或慢跑三步的方法,在两组圆圈内交换反复练习踏跳的动作,逐渐使学生学会用左右任意一条腿支撑蹬地,完成双腿向前平伸,并腿腾空上板的踏跳动作。
四、双脚踏板时的位置偏前和偏后
原因:教师讲解示范失误,对学生双脚踏板的准确位置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严格要求。还有学生踏板时对踏跳区域的位置判断失误,都是造成学生踏板时偏前和偏后,直接发生身体“前倾和后倾”现象,甚至少数学生掉板,导致踏板的前端伤到踝关节的主要原因。
纠正:首先,教师的示范动作要正确规范,讲解要让学生通俗易懂。其次,对于标准的体操踏板,教师要要求学生踏踏板偏向前端有明显标记的凸起的黄色长方形起跳区域,并在区域内写上“双脚踏跳”的提示语。对于一般性的非标准体操踏板,也应该视情况在踏板上的恰当位置标出踏跳区域,写上“双脚踏跳”的提示语,方便学生学习掌握踏跳的正确动作。
五、脚跟踏板起跳
原因:经常采用脚跟先着地的动作来完成平时课内外的走,跑、跳等活动,长时间穿鞋底比较厚的旅游鞋,导致足弓下边的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造成踝关节,足弓及脚趾关节的力量较弱,无法完成前脚掌支撑下负荷较大的走,跑、跳等活动。
纠正:指导教育学生在课内外尽量用前脚掌蹬地完成走,跑、跳等活动,穿平底的运动鞋,在体育课上有针对性的采用如,单、双脚跳等练习来发展学生的踝关节、足弓及脚趾关节的力量素质,为学习山羊分腿腾越奠定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