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学东小说研究》面世:“去西部化”的张学东

(2023-08-03 16:44:22)
标签:

文学现场

《张学东小说研究》面世 : “去西部化”的张学东 

2022-12-27 10:10

《张学东小说研究》面世 : “去西部化”的张学东

王春林 河南文艺出版社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e038d0b84d9b4f8cadaf91ef23c58ee6.jpeg

张学东,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在《当代》《十月》《人民文学》等发表长、中、短篇小说逾500万字,出版长篇小说7部、小说集12部。作品获《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小说选刊》等刊优秀小说奖,入围第三、四届鲁迅文学奖终评,四度荣登中国年度小说排行榜。

张学东,是宁夏文学界的新“三棵树”之一,是正在日益成为中国文坛中坚力量的所谓70后作家中写作成绩斐然的重要一位。然而,当我执笔准备完成这篇序言的时候,虽然已经绞尽脑汁,但却死活都想不起我和张学东到底是怎么认识的,以及我俩的第一次见面,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却是毋庸置疑的一种客观现实。只要相隔时间一长,便会无端地生出一些彼此想念的思绪来。

在我看来,一个年龄尚且不足五十岁的作家,即将出版一本以自己为主题词的小说评论集,应该同时具备两方面的要求。

https://p4.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44121182fce948e0a1bfb2071dedf613.jpeg

《张学东小说研究》|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一方面,作家自身的小说创作不仅要达到一定的体量,而且还须得在业界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具体到张学东,真正可谓是长、中、短篇小说三管齐下,尤其是近几年来的中篇小说创作,更是在国内产生了足够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以他的小说创作为对象的相关批评文章,在达到一定数量的前提下,更得同时具有相当高的批评品质。其他且不说,单从收入这部评论集的批评者阵容来看,就称得上是蔚为大观。陈建功、白描、崔道怡、吴义勤、陈思和、孟繁华、陈晓明、贺绍俊、汪政、张新颖、牛玉秋等,只要看一看这一串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你就可以想象得到,张学东的小说创作到底引起了多少文学名家的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除了这些文学批评界的名家,另外,也还有一批文学批评界的新锐,崔庆蕾、房伟、傅逸尘、徐勇、郑润良等等、都在以一种执着的方式孜孜不倦地对张学东的小说创作进行着及时而深入的追踪式研究。所有的这些批评文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着我们对于张学东其人及其小说创作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https://p5.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c0ab275f40b24c20bc20f180b4e4847a.jpeg

《人脉》| 河南文艺出版社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收入本集的文章中,不同的批评者会对张学东的小说创作持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与判断。但与此同时,我自己也想借这个机会谈一谈对张学东小说创作与“西部文学”之间关系的个人认识。

所谓“西部文学”的说法之所以能够成立,前提首先是有一个地理意义上的西部的客观存在。相对于经济更为发达,开放度更为阔大的东部来说,一提及“西部”,所同时伴生的,就极有可能是一种荒凉的、偏僻的、原始的、落后的意象。顾名思义,“西部文学”就是由不仅地处西部而且对西部生活有着真切体验的作家创作的,以西部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类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西部文化元素的显豁存在。或许与文学界关于“西部文学”的积极倡导有关,不难发现,那些长期生活在西部的很多作家,都在自觉地追求一种西部文学创作理想的实现,但他们在无形中被“西部文学”的观念所束缚,却也是一种不容否认的显在事实。

诚然,不是说“西部文学”的存在就没有其合理性,而是说要想真正地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我个人认为,仅仅局限于带有明显地域性色彩的“西部文学”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较而言,在保持“西部文学”所特有的地域性色彩的同时,如何想方设法地进一步超越这种地域性,恐怕才是这些西部作家们应该集中思考的一个重要命题。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4d1ca8ae1d9d4f33a9c78bbfcddcd311.jpeg

《尾》| 河南文艺出版社

这一方面,宁夏当代最重要的作家张贤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新时期复出后的张贤亮,先后创作了包括《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肖尔布拉克》等作品在内的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小说名作。其故事背景大都发生在荒凉偏远的西部地区。但这么多年来,我们却从来没有听到会有一个批评家把张贤亮看作是一位西部作家。之所以会是如此,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张贤亮在他的小说创作过程中,积极地突破了“西部文学”所谓地域性的限制。

张学东,毫无疑问是张贤亮之后,宁夏一位明显突破了地域性限制的青年作家。这一点,非常突出地表现在他近期一系列可以被称之为“罪案小说”的中篇小说中。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475f577104634f1c98d3beca7e3f94e4.jpeg

《应酬:张学东短篇小说名家点评(1999-2009)》| 河南文艺出版社

《蛇吻》所集中讲述的,是叙述者“我”的同学老谭刻意蓄谋杀害前妻的故事。老谭之所以要杀害前妻,乃因为他一看到这个女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儿子,就会顿时陷入到失独后实在难以摆脱的那种悔恨和痛苦之中。

《阿基米德定律》借助于一个物理学定律,在巧妙书写表现底层民众日常生活沉浮状态的同时,更是通过朱安身的意外杀人,写出了他因为相貌丑陋而被迫隐忍了很多年的人格屈辱。

《一意孤行》所集中讲述的是陈琪薇和尖下颌女生这两位女中学生先后的溺亡事件。通过这两桩中学生的溺亡事件,作家在把批判矛头指向不尽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同时,更是挖掘表现了男主人公屠师傅那堪称复杂深邃的人性内涵。

如果将三部作品合而观之,一个不容忽视的共同点,就是对某种精神分析学内涵的真切体现。由以上的分析可见,最近几年来,张学东的小说创作确实已经在“去西部化”的道路上走了很远。也因此,在行将结束这篇简短序言的时候,我一方面希望张学东在“去西部化”的同时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自己的思想艺术品质,另一方面也希望有关张学东的文学批评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是为序。

注:本文选自《张学东小说研究》序,作者王春林。本文标题为小编所拟。

相关图书

https://p0.itc.cn/q_70/images03/20221227/328fb8a2c4b74a399958607349cd035e.jpeg

本书是国内首部结集出版的张学东作品评论文章汇编,全书分为解读、访谈、研讨及创作年表四个部分,是一部系统梳理张学东小说创作实践脉络的评论文集。

评论家们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深入解析张学东新千年至今公开发表的小说作品,全方位多视角关注作家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文学创作历程,通过对文本的精读与评论,追溯其创作动机,评析其作品的悲悯情怀和精神内涵,进而勾勒出张学东小说创作的演变过程和艺术特色。该书还辑录了多篇访谈文章和研讨会发言纪要,以求生动展示这位70后小说家的文学情思与艺术追求。

责编 | 熊丰 责校 | 张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