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萨的外地人
标签:
拉萨外地人藏历新年 |
分类: 生涯话题 |
http://s8/small/001kTU8czy6Qm5VTWnR67&690
过年去拉萨,如果只是为了旅游、看风景,并不是个恰当的时候。周围的很多景点,比如纳木错、羊湖,都被冰封了,因为游客少,又碰上过年,租车也成了难事。倒是很多藏民来拉萨,藏历新年有很多活动,藏民们来赶着参加各种朝拜。
我是来体验藏历新年的,后来发现,除了各个寺庙的转寺和朝拜,很少看到民族活动。拉萨,已经俨然一个现代化都市了。我都在想,如果不是那些外地人,在拉萨,过年期间恐怕吃饭都困难。
就是这群在拉萨的外地人,让我的拉萨之旅变得丰富起来。
过年期间,在拉萨,我看到的各种店面基本都是外地人开的。有卖水果、蔬菜的杂货店,有四川餐馆、火锅、串串店,有经营服装的店,有卖各种糕点、小吃的。这些店里,四川人居多,还有不少甘肃人,河南人,还有新疆的,东北的,江浙的,贵州的。拉萨,已经是个移民城市了。
在拉萨几天时间,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做餐饮的外地人。我住的旅馆对面有一家四川小吃店,每天卖早餐和一些快餐,我开始几天的早餐就在那里吃。店主人是一对年过半百的夫妻,他们来拉萨已经十多年了,儿子一家也在拉萨打工,现在连孙子都有了。他们说,藏民们不太会做餐饮,藏餐的品种有限,不仅很多游客也吃不惯,就连藏民也很喜欢吃川菜,所以外地人做餐饮的很多,甚至拉萨百分之六十的餐饮都是外地人在做。
过年期间,他们给自己放了三天假,从初一到初三,休息、打扫卫生,然后迎接新的一年。问他们会出去玩吗?老板答道,十多年,拉萨的各个地方也都去过了。问及未来的打算,以为他们这就算是在拉萨定居了,谁知老板娘接过来,不会的,再干几年,干不动了,就回老家喽。
在拉萨做餐饮的很多,因为是客居他乡,很多人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休息,很多店面照常营业。四川的馆子最多,可我还遇到了江浙人开的小吃店。主要经营杭州小笼包。店老板也是一把年纪了,头发花白了,和气的很。在他的店里,我看到了有身穿藏袍的藏民在吃饭。老板说,江浙那边过来的人不多,他所知道的,也就是两家。但是这里的生意好做一些,竞争压力小,小本经营,五六年了,还算过得去。
几乎每个外地人到了拉萨都要有一段适应期,特别是身体的适应。我遇到了一对从贵州才来半年的夫妻,听人说拉萨生意好做,就直接杀过来,结果到了拉萨因为高反适应了好一阵子。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在拉萨举目无亲,硬是盘下一家店,做起了加盟餐饮。虽然也抱怨说,拉萨的消费比较高,一斤大葱比贵州那边要贵一倍,虽然也觉得做餐饮的很辛苦,起早贪黑。但他们还是想坚持,“毕竟出来了,在哪里都是生活。”
http://s7/bmiddle/001kTU8czy6Qm60GOrAe6&690
除了餐饮,大大小小的杂货铺很多也是外地人开的。在车站等车的时候,我买了两斤桔子,和老板娘一搭话,听得出是河南口音,于是就攀起了老乡。这家杂货铺主要卖水果和蔬菜,客户也主要是附近的居民。我问她,在拉萨还适应吗?适应,来了七八年了,刚开始不适应,后来都适应了。藏语听得懂吗?听不懂,不过很多藏民都会说汉语,都说的过去。
这也是一家人都在拉萨,小儿子已经上小学了。老板娘说,拉萨的学校有藏族班,也有汉族班,汉族班只教汉语。孩子学习不好,将来能上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大女儿已经辍学了,“脑子笨,学不好,就不上了。”
说话的功夫,买东西的人络绎不绝,看得出杂货店的生意还很好。
初一的下午,我从西藏博物馆回来,想找八廓街商城,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下了公交车,我就找路人问。一个个子不高的汉人就给我指路,他说正好也往哪个方向走,就带着我一起过去。
路上,我们就攀谈了起来,他似乎很开心:刚从儿子那里喝完酒回来。打听才知道,他是做家装的,也是一大家子都在拉萨。他似乎很满意在拉萨的生活:如果在老家,自己五十多岁了,肯定找不到工作,但是在拉萨,做家装生意,还是很不错。平时也忙的很,年前也是腊月二十八才休息。四川的一些土话,我也不是太懂,就知道他摸出了在拉萨做生意的门路,有了固定的客户。说到将来的打算,他说,还是要回去的,家里已经盖好房子了!
在拉萨的几天,我接触最多,感受最深的,也就是这些在拉萨的外地人了。他们或自己做着小买卖,或给别人打工,他们年复一年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在向我阐述着生活的意义:积极地、乐观地,向前奔。他们爱着自己的家人,他们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他们没有太多的怨言,更多的是对无法改变的事情的忍耐和适应。他们有着人类原始的生存适应本领,有敏锐的嗅觉和感知,他们知道哪里更适合自己活下来,知道如何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他们没有太多的束缚和限制,不认为陌生的事情有多么不可逾越,也不认为吃苦是件多么受不了的事情。他们远走他乡,却把心留在了家乡,忘不了携家带口,忘不了呼朋唤友,忘不了叶落归根。他们操着有点蹩脚的普通话,但是说起家乡话,却依然顺溜。
这样的人,不仅在拉萨,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分布在全世界各地。
在他们的生活里,其实只有两个字:活着。
http://s7/bmiddle/001kTU8czy6Qm655aSO56&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