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堂:宣武门天主教堂

(2011-12-06 22:44:41)
标签:

宣武门天主教堂

南堂

摄影

初冬

晴天

分类: 竹杖笀鞋轻胜马

http://s16/middle/4903b8fa4b33fad672f1f&690

 

宣武门天主教堂是北京四大天主堂的南堂,上次去的西直门天主教堂是西堂。西直门教堂是北京四大教堂中最晚修建的,而宣武门教堂是最早修建的。西直门教堂是哥特式建筑,而宣武门教堂是巴洛克风格。这两种风格其实很好区别,前者一般都有高高的尖塔。

上次去西直门教堂的时候是雨天,而这一次专门挑了个晴天。第一次拍回来,还有些遗憾,于是又去补拍了一次,依然是个晴天。

看了看宣武门天主教堂的简介,来头不小1605年就有了,算一算快四百年了。不过,当年,利玛窦只是在此修了个经堂。后德国人汤若望又在此基础上扩建,成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也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再后来,又来了比利时人南怀仁。我从小看《康熙微服私访记》这个电视剧,就知道这个洋人,端正一本《圣经》给张国立演的康熙讲亚伯和该隐的故事。

不过,宣武门天主教堂算是成于利玛窦,兴于汤若望。现在,在教堂外的院落里,都供奉有二人的铜像。值得商榷的是,汤若望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说他是“中西文化的奠基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说,在汤爷爷没有诞生之前,中西方是没有文化的。所以,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奠基人”还比较合适。

在当时,一个宗教要想闹得大,是需要有政府的首肯的。也就是说,需要博得皇帝喜欢。而这座教堂,能成为“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建立者与皇帝的关系自不一般。

据说,顺治皇帝在1656——1657年两年间,曾24次到此与汤若望促膝长谈。还叫汤爷爷“玛法”,这在满语里是“父亲”的意思。汤爷爷最后一直干到了二品大员,钦天监监正,相当于现在中科院院长吧。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谈了24次,汤爷爷都没有能感化顺治,让他信教。最终顺治还是去五台山出家了,皈依了佛门。

还有一点可以看出宣武门天主教堂与皇家的关系不一般,那就是,此后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都或赐银赐字,甚至亲自拜访。更玄的是,从网上的介绍看,从1675年到1775100年间,教堂两次失火,两次遭地震。房子倒了不要紧,人死了也不那么要紧,但是皇帝御赐的匾额、对联什么的都被毁了,这是不行的。而每次,皇帝又都重新赏赐。比如,有一次,教堂失火,高慎思、安国宁两位神父上书引咎。乾隆非但没有怪罪,还赐银一万两,将天主堂照康熙例重建。所有匾额和对联又都由乾隆亲笔御题,完全恢复旧观。

现在,宣武门天主教堂仍然是北京教区的中心,是主教府、教区、市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所在地,每周都会举办很多活动。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是周日,还有英语弥撒,看到了很多老外。

我仔细研读了入堂须知,上面没有写不让拍照。但是,洒家进去之后还是不敢放肆拍照,躲在边边角角按了几张。里面的工作人员都是都还友好,估计我这种货色见多了,都没有理睬我。倒是有一位在里面做弥撒的朋友恨了我一眼。我想,主人人都爱,也爱我。你难道不爱我吗?

教堂外面有好几排长椅,拍摄它们费了很多心思,但还是没拍好。不过,初冬的下午,赶上周日,坐在那晒晒太阳,听听弥撒,哪怕不信教,也还是很惬意的。

年底了,再忙,咱们让慢一点,慢一点。

回来摆弄了一下片子,最终,有横的,有方的。巧的是,有人的都是方的,没人的都是横的,一并发之。



http://s10/middle/4903b8fa4b33fadb43999&690

http://s12/middle/4903b8fa4b33fb12c71fb&690

http://s15/middle/4903b8fa4b33fb11f8bce&690

http://s9/middle/4903b8fa4b33fadd26f48&690

http://s10/bmiddle/4903b8fagf6545e005759&690

http://s3/bmiddle/4903b8fagbd53cb47a622&690

http://s2/bmiddle/4903b8fagbd53cd035bf1&690

http://s8/bmiddle/4903b8fagbd53ced1059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