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一篇翻译

(2008-08-03 13:37:51)
标签:

翻译

约书亚

科兰兹克

joshua

kurlantzick

军事竞赛

军事

分类: 译之红杏出墙来

     好久没有用电脑做翻译了,这几天手痒了,翻一篇外电上的essay,原载于Time, September 24, 2007, p54.

 

 

                                     对武器的呼唤

  

     ——亚洲各个国家的武器同其经济一样高速增长。谁是他们的敌人?

 

     八月份晚些时候,美军元帅迈克·穆伦在结束了对中国军事设施的访问后,谈及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用了一种近乎轻松自信的语调,他赞扬中国的开放度:“我看到的是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我认为这是十分有利的。”而公众对此事保持的热情似乎就同琳赛·洛翰接受一次戒毒治疗那么短。就在数天之后,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便举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海军演习,这是自1971年之后,美国第七舰队第一次出现在孟加拉湾。日本当时的首相安倍晋三称这次演习为跨越亚洲的“自由之弧”,它将这个地区的民主国家都联系了起来。

    中国、俄罗斯和其它中亚国家结束了共同的军事演习,紧随其后的四国演习表明,亚洲地区国家一个鼻子出气的形势似乎已因经济和外交一体化的发展而结束:亚洲开始了新一轮的武器竞赛。随着俄罗斯、中国、印度和日本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强大,这个地区的力量已经被分为了两大阵营。

    印度大概会在今后的五年内支付400亿美元购买新式武器,这些新式武器很多都来自于美国的公司。中国今年的军费开支几乎增长了18%。日本正在使自己的军队现代化,日本防务省已将自己的潜在敌人由俄罗斯改成了中国。由于石油价格的增长的刺激,俄罗斯将再次自己视为太平洋的霸主,并开始重建自己的亚洲舰队。

    十五年前,这个地区的武器竞赛并未看出会如此令人惊讶。那时,许多国家公然叫板中国,而中国鼓吹自己的军事力量,并冒险声称他拥有南中国海上那些小岛的主权。1995和1996年的时候,当中国在台湾附近展示自己的导弹时,美国将自己的航母舰队派到了台湾海峡。可是中国很明显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立刻改变了计划。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在东盟的《友好和合作条约》上签字,并推动了一揽子同东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交易。由于在恐怖主义上有共同的关注,中美已经建立了更为紧密军事联系。因其重要性,亚洲国家已经建立新的外交和经济关系网路,从货币的兑换到贸易协定再到新的每年一次的亚洲峰会。

    虽然亚洲国家都伸出一只手来拥抱彼此,却都又在背后藏了一只握着手枪的手。尽管中国多次试图向其它国家做出保证,但是其不断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却吓到了更多她周边开放的国家。因中国给出的模糊的政治态度,其它国家的领导人都不能预言中国将在未来证明自己是善意的还是具有威胁性的。一般老百姓也表现出了他们对中国的不信任。据最近的皮由全球态度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国家中,只有两个国家的大多数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而其中一个就是中国自己。

    在各大阵营发生变化的阴影下,东南亚国家也开始调整。比如说,越南正在加强自己在南沙群岛的前哨阵地并向其老对头美国示好。新加坡实际上已成为美军的基地。菲律宾也欢迎被他们在90年代初“踢”出本国的美军重新回来——主要是为了打击当地的恐怖分子,但也有可能是为了对付中国找一个堡垒。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各个国家都已升级了自己的潜艇舰队,印度尼西亚还和俄罗斯签署了一个价值十亿美元的武器采购单。

    新的武装只会徒增新的恐惧——那就是更多的武器交易。印尼的武器采购很有可能是出于对澳大利亚的担心,当澳大利亚插手其周围大国事务的时候,其海军的霸主地位相当关键,就像她1999年在东帝汶一事上表现出的那样。更为糟糕的是,每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这些大国在结成联盟上每迈出一步,他们都会担心刺激到中国,让中国对这种遏制感到害怕并促使她和俄罗斯、中亚国家以及巴基斯坦建立联系。

    不幸的是,亚洲没有任何真正的安全论坛来解决这些问题。在东北亚地区,关于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永久的机制。在东南亚,尽管外交人员已在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做出了努力,却没在东盟地区论坛——这一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对话场所投入更多的关注。美国也不想帮忙: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轻松地爽约了八月份的论坛。新加坡的外长杨崇文对于赖斯的爽约却呈上了一副好脸色,他说:“如果美国参与进来的话,这对亚洲和全球都将是一个黄金时代。”但是黄金时代并没有到来,亚洲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勇气了。

 

    约书亚·科兰兹克(Joshua Kurlantzick),卡耐基国际和平捐助基金的访问学者,《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作者。

   整一篇翻译    整一篇翻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白云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