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校园十大流行词语

(2006-11-24 23:34:47)
分类: 涂抹诗书如老鸦

请相信我写这篇文章的想法是在一个月之前。什么意思?意思是,以下我写的东西确实是经过了我一个月的观察后得出来的结果。

中国大学校园中,除了“的、地、得”等结构助词,“着、了、过”等动态助词,“你、我、他”等人称代词,“吗、嘛、吧”等语气词,“与、和、同”等常用连词,“是、走、做”这样的高频动词以及“不、没有”这样表示否定的副词外。剩下的词语中,中国大学生使用最广的十个,吾以为是如下这些了。

 

10、过。

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学这样一个储备知识最好的时候,或者说是一个人真正学习以后用得着的知识的时候,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失去了像大学前,在初高中那种呐喊着要从乱军中杀出来的魄力。大考小考,必修选修,得“过”且“过”,能及格就及格。真是“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确实,大伙在大学前已经被中国教育折磨得不成人样了,好不容易熬出头了,是该休息一下了。

9、挂。

有“过”就有“挂”。“挂”一词代表“不及格”的意思是源自何时何处,已无从可考。《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挂”这个词共有九个解释,可是没有一个与“不及格”的意思有关。建议有关的编写人员在最新的词典中给该词补上第十个意思,也算与时俱进了。不相信的话,在每学期考完试,以及诸如大学英语四、六级结果公布后的时候走进大学校园,你就可以知道该词使用频率之广了。

8qiao(四声)

《现代汉语》中对“词素”的定义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所以,关于这个语素,“qiao”,音是找到了,可是到底是哪个字,一直不敢确定。这里为了行文方面,姑且用“撬”吧。没有撬过课的大学生不是大学生。关于撬课的理由,千奇百怪。有的是病了,有的是累了,有的是困了,有的是不喜欢这个课,有的是讨厌这个老师。当然比较冠冕堂皇的,也有诸如“为了学生会活动”,以及“为了某某考试”这样的理由。我见过最夸张的一幕是,一个学生课前走到老师跟前说了一句“我冷”。然后就头也不会的走了,给所有人留下了一串问号和惊叹号。

7、我晕。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两个词。从语法的角度上讲,这个词属于现代汉语中“合成词”里的“主谓型”。这个曾经风靡网络的词语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以及劳动人民在学习、工作、劳动中实践后,被大面积地推广了。在校园中,食堂师傅打饭打少了,可以“我晕”;找不着自习室,可以“我晕”;撞见老师,也可以“我晕”。还有,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个老师,也可以在那位学生扬长而去后,说一句“我晕”。

6、你妈个屄。

我敢肯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每天在念叨着这个字以及其它含有此词的词语、短语、句子时,都不知道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什么,包括我们号称“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不要说我粗俗,我也没有任何孔乙己的意思,我只是在如实地记录着我周围的生活。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后说的前十句话中,至少有一句是这个。比如“你妈个屄,那是我的牙膏。”前五句话的话,可以是“你妈个屄,我拖鞋呢?”前三句的话,可以是“你妈个屄,快起床啦。”第一句的话,“你妈个屄,几点啦?”

5、傻逼。

这是个“偏正型”的词,属“定中类”。本来此处的“逼”和上面提到的“屄”是一个词。可是考虑到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这样的搭配以被大家所接受。所以,我也不再标新立异了。和这个词同类的还有诸如“二逼”、“憨逼”、“呆逼”之类。可是,读起来,似乎就是这个最顺嘴。可见北京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连老百姓的“京骂”也可以在全国推广开来。周围的人可以是傻逼,老师可以是傻逼,校领导可以是傻逼,明星可以是傻逼,运动员可以是傻逼(尤其是中国足球队员)。总之,当人说出这句话时,就觉得世上就只有他最聪明了,自豪之情充满胸间。而且,这个词还有像动词发展的趋势。比如,很多人都在说“怎么样,傻逼了吧!”

4、靠。

中国女生,素以“淑女”的标准要求自己。知书达理、贤惠乖巧都是女子的美德。可是,当女生真的到了花容失色,花颜大怒的时候,怎么办呢?除了有“淑”的标准的约束外,还有自己本身生理结构方面的原因,不允许她们能像七尺男儿那样高呼一声“我日你妈”以泄怒气。所以,“靠”字的出现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该词行走于脏话与非脏话之间,而且在“日”之类的词作动词时,“靠”可以和它们的用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相同,却又没有那层意思。女生可以大方用之。唉,总之,一切妙在不言中。

3、日。

“日”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七个解释,六个是名词。其中有一条“指日本”可以被认为是形容词。就是这一条解释,让“日”字从此在人民义愤的声讨下淹没在了人民的唾液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的“狗日的”这样的词了。日后,虽然官方方面,中日人民已经友谊邦交正常化了。可是在广大劳动人民中间,“日”被赋予了最为中国人不齿,最难登大雅之堂的意思。一时间,“日”字满天飞。中国人在骂人的时候,什么都敢日。特别是对象是对方的亲戚的话,男女老少,一概不放过。但是最匪夷所思的是我曾经听我同学说过的——“我日你家妹的黄金左右脚。”什么意思啊?!

2、郁闷。

恶心了半天了,终于有一个可以从容地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使用的词了。曾几何时,中国大学生一起“郁闷”了。不管大事小事,是事不是事。吃喝拉撒睡,只要稍微有一点不睡心都可以长叹一声——“郁闷”。吃少了,郁闷!喝多了,郁闷!拉稀了,郁闷!撒不出来,郁闷!睡过头了,郁闷!中国大学生何时变得如此脆弱?怎会变得如此脆弱?难怪,近年来全国男性幼师的就业率出奇的好。想想,是有道理的,中国社会缺乏雄性啊。一想起来,我就,我就,我就郁闷。

1、  操。

关于此词的用法,真是地球人都知道。如果不知道,去翻《现代汉语词典》。“操”自作第四声用时,就一个解释——同“肏”。而“肏”字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的是“骂人用的下流的话,指男子的性交动作。”把这个词放在第一位,我确实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个中原因,大伙都心知肚明。可是抱着一切忠于事实的精神,我还是这样写了出来。所以,不能再多说了。

 

如果把这十个词组合成一段对话的话,会是什么呢?我想了一下,得出了以下一段话:

甲:过了吗?

乙:挂球。我操!

甲:我晕,那么简单你都挂,傻逼!

乙:你妈个屄,别说了。郁闷死了。

甲:靠,那这节课也撬了吧?

乙:撬。日!

 

 

以上所云,一家之言。小可不才,贻笑大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四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