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一共有六个景点。分别是沱江泛舟、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熊希龄故居、古城墙城楼、虹桥艺术楼。
早就听说夜晚泛舟于沱江之上别有一番景致。因此,除了决定将这个景点安排在晚上游玩外,其余五个,今天玩哪些,就走一步看一步啦,反正有的是时间。
吃完一顿不知是早饭还是午饭的饭后,是正午太阳最毒辣的时候。但还是四人欢笑着暴晒去了。
第一站是杨家祠堂。
祖宗传下的家训
据说是凤凰几个祠堂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个。听解说员讲,是杨六郎的孙子所建,但我一看,却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估计要建也是杨六郎的孙子孙子的孙子孙子的事了。现在祠堂中的戏台还依旧发挥作用,而那些房间,除了展出一些土家族、苗族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一个画家的小型展览。院中停放的一顶轿子,更是让我这个的四合院更舔了许多阴柔的味道。
戏台上左边的那位就事佘太君,据说黄永玉经常来此听戏。
美丽的花轿
看一场新娘出嫁的表演要花80元钱
只有正厅上从左至右悬挂的“气壮山河”、“忠烈千秋”、“威震三阙”的匾额才让人们重新想起这个曾经出将入相的显赫世家,这个曾经在中华民族的战争史、国防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光辉姓氏。
这就是祠堂祭祖的地方
第二站是最让我期待的,也是导致我来凤凰的主要原因之一——沈从文的故居。
的确,来凤凰的人中,有不少的人都是因为看了先生的书后受鼓动来的。都想来看看这个沈从文十七岁前生活的地方,看看他十七岁后“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的凤凰。印证一下书中那些白脸长身的湘西女子,那些仗义豪爽的水手船家。
先生的故居是个典型的木质四合院,共有大小房屋十间。现在,一些房间保持了当时先生居住时的原貌,另一些房间则成了先生作品的陈列室。来往的游客很多,让这个古老的四合院重新焕发了生气,却又有一些无奈。
先生家客厅
故居中存放的唯一一份先生的真迹
四合院天井中放有一口大缸,是起消防作用的。但不知为什么,今天人们去参观时,却像到了佛家寺院般,往缸中投下了许许多多的硬币和花花绿绿的钞票。
先生的书房摆有先生儿时用的书桌,旁边的架子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先生的著作。可惜这些作品都不是在这张桌子上完成的。先生17岁离家,参加湘西土著部队。战争结束后又辗转到了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法毕业的学校,来到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此后,“小学文化”的先生一生创作八百万字,发表了五百多万字。这无论对于他还是整个中国文坛来说,都是一个奇迹。而从一个遭北大拒绝的差生到最后北大的教授,也正是文化的力量让先生成为了一个传奇。
刚到北京时,俨然一个小兽物
先生和他的黑凤凰
出门后,买了一本先生的《边城》,盖了两枚图章作纪念,也不枉此行。
故居的门口,有一位卖字的艺人。可以将你的名字作成藏头诗题于扇面上。他给先生作了一首诗,不但藏头,而且藏尾,但我读来平淡无味。买了一把扇子后,麻烦他在背面写下了七个字“美丽得令人忧伤”。因为先生所过——
“美丽总是令人忧伤”。
边城
这是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在现实与梦境的河流中日夜流淌
这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
迷惘的人们在殿中伏地瞻仰
这是一幅爱的画卷
美的主题将人类的前程照亮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
我愿说
它美丽得令人忧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