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这是一篇04年取得高分的文章,虽说它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但它的语言特征、结构特征和主题特征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我发表在我的博客上,目的是希望地方公务员考生进行分析和模仿。
孙景民
08,3,11
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至今,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是:第一,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及利润总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实现了增产增收。16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第二,中国的汽车工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整合目前汽车工业差、乱的局面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迫在眉睫。第三,“入世”后,我国的轿车业面临巨大挑战,要利用“入世”后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近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第四,我国的汽车消费过于保守,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巨大的消费潜能将会转为消费功能突然释放。第五,随着私家车的增多,有关汽车的投诉也不断上升,有关汽车售价、保险、上牌入户、维护、收费等各类问题影响着消费者的权益。
汽车工业的现状中有喜有忧,他的发展又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载货车需求量将增长,尤其体现在西部地区,但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且市场份额会近一步提高,公款购买、公务使用或商务使用的市场呈下降趋势。第二,私人购买汽车发展势头良好,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的购车政策出台,个人购车的比例逐年快速增长。第三,到2005年,汽车工业的生产总值将达13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其中,轿车的发展速度将大大高于汽车工业的平均增长率。第四,我国政府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国政府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性轿车,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第五,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也将会迅速发展,中国公路里程到2005年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设施的建设,增加停车场等交通配套设施。第六,汽车的消费环境及对汽车工业的管理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及加强。
由此可见,汽车工业在我国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发展时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但是我们也要充分注意到其缺点与尚不完善的相应环境。只有问题得到解决,我国的汽车业才能更好地加入到国际竞争中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