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把地球调‘震动’了?

(2010-04-21 17:33:29)
标签:

地震活动

强震

地震台网

孙世鋐

中国

杂谈

分类: 转贴分享

今年初以来,全球地震频发,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更是让人们的神经一次又一次紧绷。人们都希望地震能止住它急促的脚步,然而地球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动着,让我们有些摸不清头脑。地球的活动出现异常了吗?是否进入了地震高发期?地震频发和气候异常有关系吗?

“说地震频发可以,但是说进入‘频发期’或者‘活跃期’不太科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这样回答记者的疑问。他说,在地震学或地质学研究领域,一个所谓的“某某期”至少应该是几百年的时间段。地震不像气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规律,对“频发期”的判断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段的观测检验。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目录统计,今年1月1日—4月15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发生了10次。1月12日,海地7.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4月4日,墨西哥7.2级地震;4月7日,印尼7.8级地震;4月14日,中国玉树7.1级地震。几次强震后,有人开始讨论地球是否进入到一个强震高发期?
在各方专家的争论中,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孙世鋐研究员算是一个“高发期派”。从今年三月份开始,他在多个场合指出目前地球已进入强震高发期。他的依据是对过去100年地震历史资料的分析。
他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没有发生过一次8.5级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级大地震以来5年多的时间,全球发生了4次8.5级以上的强震。
孙世鋐由此提出假设:强震可能存在一个百年周期,每一百年的前几十年容易发生强震,后几十年则相对平静。不过他本人也承认,仅仅由100年的资料来预测百年尺度的周期性也不够科学。对于孙世鋐的观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震专家说,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是近百年甚至近几十年的事,因此目前的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资料,很难得出这种“百年周期”的观点。

地震活动与极端气候有关系?
“目前尚无充足的科学依据把近期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与近期的地震活动密切关联。”在最近一次访谈活动中,张晓东这样表示。

根据气象专家的认识,近些年出现的极端气候现象与全球变暖有关。而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全球的地震活动一直维持在一个平均水平上。即平均每年 18次七级以上地震,一次8级以上地震的水平。

张晓东说,近期的几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但这个活动水平无论从频次还是强度上仍属于百年尺度内平均正常波动范围内,在全球地震活动中,不属于极端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极端气候与地震活动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地震学的研究结果,在一些地震前曾有气象异常的记载和报道,但气象异常和地震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大地震引起的气象异常都是很局部的,这方面的探索目前仍在继续,尚难得出科学上的明确结论。

对普通百姓来说,高建国建议“不要听信谣言,与其关心近期是否发生大地震,不如多增强地震防灾意识、特别是地震发生时的救援和自救知识。”比如疏通楼道、准备应急包等。

4月15日,北京市地震局在官网公告:

北京地区地壳活动正常,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请市民不要信谣、传谣。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谷永新说,北京地震台网24小时监测,北京地区地壳活动正常。青海玉树地震不会对京城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产生影响。

此外,天津、河北省地震局均于4月15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经过专家分析当地近期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