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平面上升的種種預測

(2007-09-17 00:10:27)
标签:

房产

汽车

科学

感悟随笔

旅行

环境

分类: 转贴分享
  全球有數以千計的海平面觀測站在每時每刻連續記錄其變化,其中連續記錄最長的時間已超過300年。近代最早進行海平面統計的是20世紀40年代的哥登伯格。他收集了有代表性的世界各地海平面站的資料,經分析世界各地相對海平面正以每年1.1毫米的速率上升。其後,到60年代一些科學家統計,近百年來海平面上升速率為每年1-1.5毫米,仍呈上升趨勢;進入70年代則出現小的波動變化,1980年有一個科學家對全球725個觀測站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的結果較以住有很大的不同,,其數值分別是在大陸沿岸海平面上升率為年平均3毫米,島嶼沿岸則為2.5毫米,而在1970-1974年的5年中,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達最高,年平均為14毫米。最近收集到的衛星數據表明,全球海平面正以每年3.9毫米的年平均速率上升,遠高於近百年來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率。全球海平面變化除個別地點外;普遍呈上升趨勢,上升率為每年3.8毫米。而我國最具權威的分析是來自國家海洋局近期分析的結果。經統計,全球102個站的3400多站年資料,上升率為每年1.5毫米。
 
    若干年后的上海:
 海平面上升的種種預測
  近百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情況,經國家海洋局海洋資訊中心分析48個站的1200多站年資料表明,近百年我國海平面各海區不一,大多數海區為上升趨勢,個別海區則下降,總的看仍呈上升狀,年上升率為1.4毫米,其中渤海年上升率為0.5毫米,東海為1.9毫米,南海為2.0毫米,只有黃海海平面年下降率達0.2毫米,這是因為山東半島地殼呈緩慢上升的趨勢,上升率為每年2.5毫米左右,其上升率比該海區海平面的上升為快,故顯示海平面在相對下降。

  據研究分析,自50-90年代以來,礦物燃料消耗增加了二倍,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增加了25%,預計今後50年內,還會增加一倍,那時全球氣溫將升高1.5-4.5攝氏度,已超過過去年代中,百年的氣溫變幅小於1攝氏度的記錄。據此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小組在1990年預測,到203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8釐米,到21世紀末上升到66釐米。

  我國海平面未來變化趨勢的預測,經中國科學院地學部於1993年春季組織11位院士和8位專家,專程到珠江、長江、黃河三角洲和天津等地進行海平面變化的實地考察,歷時一個月,所到之處分別與有關專家學者研討評估,總的認為我國海平面的變化與全球變化基本一致,呈上升趨勢。預測至2050年我國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在珠江三角洲為40-60釐米、上海地區為50-70釐米、天津地區為70-100釐米,上述變化速率,主要是從全球海平面上升、當地區域構造的沉降以及河流水位上升等因素考慮的,當然這些因素在某些方面與全球氣候變暖有著密切關係。總的來看,其預測的數值遠大於全球海平面上升的速率。
 
    說出世界上5個特大型城市的名字。例如曼谷、上海、香港、東京和紐約。然后想想這些城市的共同點:它們都是沿海城市。對於普通人,這可能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特點。但是對於一些科學家,沿海意味著某種程度的風險。

  上周,科學家公布了他們對全世界沿海容易受災地區城市人口分布的估計,結果顯示全世界1?10的人口生活在低海拔沿海地區──這些海拔高度不超過10米的地區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劇烈的風暴潮和氣旋的襲擊。全世界人口超過500萬的大城市將近2?3都處於低海拔沿海地區。
海平面上升的種種預測
照片:圖中沿海淺色部分,是中國黃海、渤海地區海拔小於10米的區域,點狀區域為城市。這些地區未必全都直接受到海平面上升等事件的影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