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东西,一来到中国就变味了?

(2006-08-11 15:31:52)
分类: 变潮记

    我们一般都有这样的经验:很好的东西,一来到咱中国,就很快的变味了。

    前些日子,一个国外华侨给我们留言,提出两个关于对国内市场研究业的看法:

    问题一:部分访问员素质很低,在问答卷的时候不真实的询问客人,为了自己方便,比如有的问题牵扯到是与否的答案,答了否就可以往下问问题简单,甚至可以自己就把下面的问题答完,但是如果答是,就需要客人如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会耽误访问员的时间,而且也会耽误客人的时间,但是我相信要求做调查的公司是想真正的了解这个事情的真实答案,素质低的访问员就会简单的这样做答卷,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可以了,要求调查的公司很可能得不到他们真正想得到的答案;

    问题二:部分督导没有职业道德:比如:要求访问员在街上拦截客人参加座谈会,因为这是要求做调查的公司想得到的真正的客人的座谈会,但是督导为了私利把访问员拦截的客人当成自己推荐的客人,告诉访问员他拦截的客人不合格,还有就直接找自己的朋友来参加会议赚取外快,根本不考虑要求调查问题公司的利益,贵公司怎样处理这些情况发生的?

    我是一名国外归来的华侨,对做任何事情很认真,但是我看到这样的情况我都不想为了赚取利益而做工作了,我目前并没有在贵公司做,但是贵公司对这些问题能真正的杜绝吗?给要求调查的公司真正的公道。

(留言时间是2006-5-21 18:40:52)

    艾力森的回复:

    非常感谢您的留言! 您说到的情况确实是时常可能遇到的。

    在目前,我不敢说所有公司都能避免,就是我们也不能绝对说所有项目都是不存在这种问题的。因为我们所做的市场研究是一种专业,是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紊乱无序的生活或现象的工作,这种工作和医疗一样客观存在着风险性。这当然是一种专业的解释。从现实来说,目前中国的市场研究公司技术和能力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根本不会专业的方法,有的把简单的统计、问卷调查说成是市场研究,也有的公司盲目竞争压低收费导致一些执行公司为了生存甚至培育虚假的被调查者等,再者,市场研究的技术来源于数理统计、社会学、心理学,而本质是数学方法,而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各地的人力、文化、经济背景都有很大的不同,用数学来测量一个变化剧烈和差异巨大的社会,在理论上就似乎有些说不通,但愈是这样就更要进行测量----这也许就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所以,要真正保证一个调查能绝对统一一直的规范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比较欣赏的一种行业内部的话就是尽心尽力,再加一点就是尽责尽智。

    市场研究是能力很高的特殊人才能从事的职业,无论是职业技能、从业培训、训练,还是公司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及个人为业为人的观念、品质、责任等等,一个项目,只要由在以上方面都能基本具备的公司或团队来操作,那就为一次项目成功奠定了基础。这些方面,是我们每天工作都在贯彻和不断探索的话题,所以就直接回复,不知是否令您满意!我们不能说我们都能这样作到,但我们正是这样的在努力做。

    回顾14年来从事市场研究的经历,的确感受颇多。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我们目前所做的市场研究,无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执行的质量和对数据的求真、反复验证的要求和程序,的确是今不如昔了。早期的市场研究,仅在语言的设计上,常常是外国研究公司提供的英文问卷,要征求国内执行公司的意见,对中国各地区语言习惯进行现场修订。在中期的控制上,早期必须执行统一的培训、执行培训后的标准模拟,复核必须是统一的随机抽取,而且做一定量的匿名复核。而这些,几乎都是名存实忘。更主要的是从业者的素质、对专业标准,规范、秩序的执行上,一种以理性为主的严谨研究手段,在我们这里确实已大打折扣了。

    根本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行业进入的无序,出在客户方的整体压价。市场研究,从计划设计、问卷提纲设计到执行,从人员选择、培训、问卷访问操作,到问卷的回收、一审二审,到最终的符合、数据分析。任何一处都是人力劳动的,都需要必要的资金投入。早期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客户,当你费用预算过低时,他会主动给你提价,给你充足的费用。而现在,洋鬼子早已学会了与中国式的交易,适应了中国式的下作。现在的费用只是早期费用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不过,我以为,再好的东西,只有发挥出它的价值和作用,才是重要的。那么,国外先进的市场研究技术,到底该怎么使用呢?我的意见是:符合需要的方法、技术,一定要按国际最先进的标准、规格使用,不符合需要的,则必须根据国内实际进行改良、探索和完善之。

    近年来,我们和同行者一起,对这以现象做了主动分析,认为在一定领域,这种适当降低执行精度的市场研究是自然的,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市场研究是一种识别工具,是解决市场问题策略的起点,其技术手段的精良性应该符合实际需要。如果一个市场还出在一种粗放的时期,而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也无须过于精湛。那么,一味教条的做出西方社会常规的市场研究,实际上往往是一种浪费。同时,我们也根据中国企业实际需要调整、改良了许多研究方法、执行的特殊设计,比如,适当增加定性研究,减少一定量的定量样本数,增加策略性、战略性研究,衍生营销策略的咨询和研究等。使研究在方向上更加精确,而在微观层面的细节上就无须过于精细,这样,研究后的结果企业更能理解和接受,研究的效果就更能显现出来了。

    我认为,快速消费品领域的具体营销环境与性质,世界各地已经处于接近水平,这个领域的市场研究技术和标准是发达国家同行50多年的实践成果,已经是十分成熟的技术。在包装测试、价格研究、品牌研究、新产品开发的概念研究、营销行销的测试、广告设计概念、广告效果测试等项目上,必须使用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和方法、规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