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昨天去逛书店,一进西单图书大厦大厅一种多次有过的感慨再一次呈现脑际:人,生的局限,才来到书海徜徉。
有几周没有来书店了,心里自然觉得是欠点什么。于是就从大厅的一个起端开始,准备全面浏览书目----这是我多年积累的一种书店涉猎法,只看书名,而且是检最引我注目的看,古今中外、人文地理、自然社会、风土人情,当然,市场调查、营销类更是重点注足之地。
我是一个杂家,从小就这毛病,没有绝对的专业,只有兴趣指引,在书店里,我感到无比的畅快、开心和投入。17、8岁的时候,曾有一段把心爱女孩忘到一边,整天投入书店的时日。小小少年,心里却过早的体验着书若美人的幻想。
之二
漫步在书廊里,阅读着书类、书名以及一样翻阅图书的人们,我不时从对书名的涉猎中拨出神来,思绪进入遥远与现实的交际中:
记得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南方大娘的。说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南方大娘,一次家有大事,急需乘火车北上。大娘一到车站就开骂:“怎么啦,这么多人家里也都有事?他们是不是故意跟我作对?”上了车厢,见车厢里拥挤着各色人等,更是发火的一连发问:“你们怎么啦?家里也出事啦?怎么搞的都出事啦?。。。。”
----可见,大娘的确没有出过远门,也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多人,也没有“感觉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而且都是家里有“事”的人,在到处奔波、忙碌着。在她的想象里,村子里的人怎么都出事啦?都在外出吗?大娘几十年来生活在偏僻的山村,所以被环境局限了自己的思维。
然而,我一个每天在网、在线工作的现代人,为什么每当进入书店,怎么也有这样类似的感觉呢?!这的确令我反思、惆怅!
我再一次忽然间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近年来读书太少了!
之三
阅过广告、策划,浏览完品牌、客户管理等书架,在市场营销、调研类书架旁,这里不消说聚集着一些不愿意给我腾出地方的人。可艰难的浏览过后,没有任何收获和有意义的发现,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城府老调!不禁心中又生感慨:怎么这两年里,在北京这样的大书店里,竟然没有前几年在重庆、在外地出行时获得是好书多了呢?
是现在我逛书店太少了,还是这些书店根本就没进我想要的书呢?以前我获得的那些翻译书怎么没有了?那些有数的几个国内著作者怎么没有新书出了呢?----如今,没有人写出象样的好书?我心里真切的暗想。
离开让我失望的营销类书架,慢无目的的在走廊里看着、走着,。。。无聊中,翻出一本《智慧的痛苦》的书,夹在身上,似有一种同病相邻感觉。
之四:未完,见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