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赤龙岭登三县尖

(2014-12-02 08:29:23)
标签:

饶家道

三县尖

野猪

威特桑切

分类: 雨翁游记

http://s16/mw690/001kTEcMgy6O3M0mORxcf&690
http://s3/mw690/001kTEcMgy6O3M0yCzgd2&690
http://s2/mw690/001kTEcMgy6O3M0KLT361&690
http://s4/mw690/001kTEcMgy6O3M0W0nNb3&690
http://s10/mw690/001kTEcMgy6O3M19EFP49&690

 

http://s3/mw690/001kTEcMgy6O41FvRnkf2&690
http://s8/mw690/001kTEcMgy6O3M1juvR67&690
http://s14/mw690/001kTEcMgy6O3M5Pddred&690

       雨后初晴,我再次来到大龙山南坡,距上次游赤龙溪已经九天,这些日子里阴雨绵绵,见不到阳光,令人愁眉不展!宅在家里十分无聊,除了喝茶及上网,偶尔到江边走走,望灰蒙蒙江面船来船往。在冬天,没有阳光的日子是一种煎熬,人开始变得消沉起来。我想尽一切办法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甚至尝试将苦荞茶、红茶、牛奶和白砂糖掺在一起冲泡喝,竟意外获得一种味道非常美妙的热饮,似乎比卡布奇诺的味道还要好!我便模仿假洋鬼子们惯用的伎俩,把这种饮料命名为威特桑切(Winter Sunshine),中文意思是冬日阳光。在那阴沉的九天里,我几乎每天都要喝上一杯威特桑切,于是阳光每天都与我为伴了。这次再上赤龙岭,除了享受久违的阳光,还尝试从赤龙岭登大龙山三县尖,猜想赤龙岭上的蜿蜒山道与古遗村饶家道是相连的,饶家道海拔500米,距三县尖已经不远了,即便没有路也不太可能难倒我。

       陈家竹园四位戴红袖章的村民在溪口执勤,其中一位村干模样的中年人问我到哪里去?我说上岭上拍风景。他说上山可以,但不能用火。我说我不抽烟,口袋里没有火柴,请他们放心。我沿着赤龙溪走了大约二十分钟,走到两溪汇合处,跳过左边溪流便踏上赤龙岭山道。

       数日风雨使枫香树红叶坠落不少,留在树枝上的红叶也显得憔悴了。岭上的路很好走,在海拔大约 400米的地方,路向左拐,把我引向被去冬山火焚烧的树林,无数高大的杉木枯焦了,令人非常心痛!今冬上腊坟的日子又临近了,大龙山周边各村都紧急行动起来,每条上山的道口都安排了人员值班,希望去年的悲剧不再重演。

       过了杉树林,山路变得模糊不清,所幸草木稀疏,行走起来不太困难。突然左边草丛传来一阵急促的骚动!我捏紧手杖,警觉地四下张望并喊叫了几声,让它们知道有人来了,该走多远走多远不要挡道。我判断可能是野猪因我的出现被吓着了。不久,海拔 500多米的古遗村饶家道出现在眼前。饶家道并不是指某条山道,如同日本北海道不是一条道路一样,它是一处废弃的古村。过去大龙山上有不少村庄,如下楼堂、中楼堂、上楼堂、上狮山、饶家道等,海拔高度从 200米至 550米不等,其中饶家道所处的海拔最高。现在这些村庄都无人居住了。饶家道在三县尖南侧的一个山坳里,有田地二十多亩,根据田地面积,估计那时这儿有五六户人家。眼前呈狭长的平地上,田埂依稀可辨,房屋已被半世纪风雨摧毁殆尽,看不见明显遗迹。如果有考古学家前来发掘,可能在泥土里会找到残砖碎瓦。饶家道西北面山岭上,有一块巨大的平岩,从平岩可以俯视那片山坳。我站在平岩上,想象着从前小村莺歌燕舞炊烟袅袅的情景。

       过了饶家道,顺山脉北上,足下小径时隐时现。冬季登山最大的好处是不觉得渴热难耐,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登山过程中,我没有停下来休息一次,也没有喝一口水。抵达三县尖时已经十二点二十五分,找一处避风的岩石吃馒头喝热茶。下午一点整起身走黄阳冲溪谷下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游赤龙岭
后一篇:雾雨狮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