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卸载社交媒体之后

(2015-01-09 13:55:28)
分类: 杂文
      记得两年半前看过一条新闻,一个美国男生卸载了自己所有的社交媒体,经过一年的时间,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密。
      没想到两年后的我也这么做了。删掉了微信微博facebook。
      小小一方手机屏幕上排列着的各种社交软件图标,轻轻一点,就能进入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能轻松随意地联系到任何人,能肆无忌惮地窥视许久未见的同学和朋友的生活,以及各种信息,有营养的无营养的,爆炸式出现在眼前。
      这是一个连父母都在刷朋友圈的时代。社交媒体似乎真的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是,这样的一部分对个人来说是否是必要的,或者说,是否可以被取代。
      华仔和我理论,她认为我有些矫枉过正,觉得社交媒体只要被正常使用不会有什么负面作用。但是,“被正常使用”这个前提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比如我。一旦当人习惯了某种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就很难被改变。微信和微博是近几年来我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最主要方式,我甚至把它们作为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课题。但我也渐渐意识到这种习惯成依赖的弊端。
      小小的图标却如同黑洞一样不断吸引我的注意力,只要拿起手机就忍不住点开,只要点开就忍不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浏览。可每当放下手机,心里却总空落落的。究竟付出这样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能让我得到什么?
      朋友圈上的往来友好点赞都快让我忘记了怎样去做一个有爱有恨有棱角的人,随时可能响起的信息提醒让我像个时刻待命的士兵,微博上各类新闻八卦段子模糊了我真正的喜好。三年前想读的书到现在都还没读,三年前想看的电影到现在都还没看,三年前想去的地方到现在都还没去。
      这种感觉真的不好。 
      不过,让我感动的是,在我闪电般地卸载了微博和微信认为将和大多数人相忘于江湖时,那些记挂着我的好友一如继往地用属于他们的方式关心着我。
      华仔一路追来,一封又一封的邮件问我到底怎么了,她说:感觉像少了个朋友,我认识的大泽被杀死了。晶说:你这是抬高了在乎你的人和想你的人找到你的门槛,属于滥杀无辜行为。大俊什么也没问我,很自然地就开始在qq上继续向我吐槽她的婆婆。媛猪在qq上留言:赶紧滚吧,你卸载微信对我没什么影响,反正我平时也不联系你。老阙说:你受刺激了?我打赌不出两个星期你就又回来了。老梁说:等你回家再聊。爸妈说:你的选择是对的。老刘说:保重。
      劲松说,这样也好,送你一段金棕榈奖上一个演员的获奖感言:
     “我们疲于奔命,做出好似大有可为的假象,每天早上我都有绝妙的想法,整天却都在无所事事。我们在这儿生活着,如冬眠一般。”
      社交媒体,喧闹着好似整个世界都在自己掌握中一样,可时间和精力却在这种假象里悄悄溜走了。我只是想拿回属于我的时间,做一个更专注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岁末一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