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5岁的女孩。高一开学前的军训时,面对七零八落的队伍和高声喧哗的同学,她站出来对着完全陌生的人群大声地喊,你们能站好别说话么。
还是这个女孩,当被问及长大后想做什么时,她说她想成为一个敢言、有正义感的记者。她说,现在的新闻媒体都不敢说真话。
仍旧是她,这个女孩说希望将来自己可以有机会扛起背包环游世界,最想到的地方是非洲大陆,看看那里的人民和野生动物。
她的皮肤黑黑的,喜欢笑。
这个女孩不是我,但却和15岁时的那个我很像,同样强烈的道德使命感、职业和生活理想,还有肤色。只是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我的父亲对15岁时的我说,丫头,我很支持你的理想,但为了这个理想的实现你需要在各个方面都付出百倍的努力。而她的长辈对她说,你这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幻想。
因此,从15岁到23岁,从第一年高考到第二年高考,从大学里的转专业到现在的找工作,再到正在努力、将来可能会有的进一步深造,八年来我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在向着心中的职业理想一步步靠近。所以,我感谢我的父亲,他总是支持我的理想,在每一个人生的岔路口,我都能感受到来自于他的最坚定的鼓励。
正是因为此,我无法理解干涉或是否定别人理想的行为,尤其当它们来自于最信赖最亲近的人。
听到周围的朋友说要出书,要徒步滇藏,要非top10不上,要到南极岛上结婚,要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要成为出色的外交官,要建立自己的企业,要拍中国最好的电影,要成为中国摇滚的领军人物。
这些都是理想,理想没有价值的高低,没有失败和成功的百分比,没有荒诞和现实之分,没有所谓的幼稚与成熟。在理想的天平上,一切都是等值的。因此,别试图用自己心中的价值准则去衡量别人的理想,更不要以阅历丰富的成人自居,去对一个充满理想的孩子说“不现实”或“异想天开”。
于是,我告诉那个15岁的女孩,我很赞同你的想法,它们将来一定会实现。别放弃自己的理想,别因为他人的评价而轻易变更自己心里最真实的声音。
可我仍然担心,因为在她此后漫长的学生时期,会有来自长辈和周围其他环境的干涉,会面临一次次有关未来道路的选择,她能否在每一次的选择中都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最初的理想,她能否坚持着到达终点。
不论怎样,我希望十年或二十年后的一天,可以在街头的报亭上,或是在打开的电视银屏上,或是在互联网上,看到那个15岁女孩的署名。那时我会对每一个人说,看,这个女孩曾在15岁时有一个理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