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张好卷,看谁来判?

(2018-06-28 01:02:08)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这一次的面试题比高考中考作文题出得好。好在接地气、不封闭,无刻意指向,给答题广阔空间。但有个担心,那些考官未必都有判题的相应素养和水准,特别是那种包容的胸怀和宽广的视野。”

《长江日报》融媒体刚(627日中午)刊发的《武汉公务员面试都考些啥?》一文读毕,我的这段留言一时被读者点赞而高高置顶。记起一句话:“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稍思,觉得有必要说说:一张好卷,看谁来判?

列举的10道题,一是很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价值底蕴。如对开远光灯执行扣分后还要让其感受被远光灯照射的看法;二是看似平常却有戏的生活气息。如:“没事的”“我来吧”“不好意思”三句话的用法;三是身份代入唱主角的直接表演。如安排你对已经脱贫却不愿意脱帽者进行劝说。

我觉得,湖北及武汉近两年机关事业单位招考的面试题,对比起以往,确实有了根本性的改观。那种灵活度,那种现实感,那种实务性,让已经在职的公务员觉得,现实就是那么回事;让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觉得,再也不能闭门备考了;让传统的面试培训机构觉得,只精于穿鞋戴帽、描眉涂粉、程式演练,那样的高价怕是撑不下去了。

好的考试题自然是考生学习和实践的风向标,体现了命题机构对于公务员这一职业本质的思考水平。目前由组织人事干部、招考单位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其中还有外来考官)组成的面试考官,虽然能够保证人才选拔的基本质量要求,但有些打分未必经得起细看,其中一部分人,未必跟上了这一“出卷”的进步。

一是最初经过成色较足的专业培训的考官已经不多,即使还在执考的,也有理念老化问题(本人算得上本地资深面试考官,本文开始的质疑,包括我自己);二是后来进入考官队伍的,很多是因为工作调入而履职,未必经过了过硬的专业培训;三是即使相对专业的人,从考官库被抽中也是一年一次,不大会充分思考和准备这一两天的面试。

本地媒体探访中考阅卷披露,教育部门招考办对阅卷老师的入选有严格要求,须为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50岁。阅评作文、论述题等主观性题目的老师,原则上由拥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的本学科老师担任。主观题取两人平均分值,如果分值差距超标,交由组长进行“三评”。

对比中高考作文阅卷模式,公务员面试一般由七个人打分,要贯彻落实命题者的意图,承担一种考试价值的升级,并力求把分打得准确合理,后者恐怕要难得多。对于以开放型为主的面试题如何打分,不是能够靠考前对庞大考官队伍强调一通就能解决问题的;由于结构化规则,也不是由相对内行的主考官,或者一两个智者就能左右打分局面的。

但是一个考生,很多恐怕就是这一次机会。所以,我在留言中留有一个尾巴:“要知打分结果如何,各位考生看运气吧。”

当此文快要结束时,这篇《武汉公务员面试都考些啥?》被发布者删除了。猜想:在公开平台热议考试事项会是禁忌吗?会不会是因为“考官未必标配”的留言把话给聊死了?

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和经历的面试经验,这篇消息并没有什么内容是要求保密不能向社会公开的,倒是觉得,面试考官队伍的储备、培训和使用,应该引起重视,特别是面试流程中,对考官执考的严格要求和制约,就需要一定的公开透明。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青歌赛上评委打分的全裸公开方式,和现场及全国电视观众关注的阵式。

“阅卷人”承载的人民性放下不说,还因为,如今的面试已经不是过去那种有标答的题型,需要考官即兴的创造性思考,才得以胜任判分。经得起细看的打分,肯定有利于考生思想的奔涌、个性的释放,或我们期待的优秀表现。这样的面试如果能够适度公开,对避免考生“答案一套,行为一套”,实现学、考、用一致,让一场好的面试在社会层面释放其正能量,一定会大有裨益。

一支至少跟得上趟的考官队伍,是科学面试的“标配”,是选拔人才考试公平公正十分重要的保证。这方面的工作,招考部门还得像教育系统那样下一番工夫,不仅靠结构化优势,还要靠每个人精准执考,来保证选拔的质量和公正公平,这才是考生们的福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