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者多劳”未必被人利用坏了

(2017-05-12 08:25:13)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7-05/12/content_5611681.htm

近日,《在单位,我听过最扯的一句话,就是“能者多劳》一文在网上走红,说的是个好普通的故事,会干事的“小强”累死,不干事的“小弱”反而高就高升。于是,“能者多劳被人利用坏了”引发众多年轻人共鸣。

分析考核奖惩等制度方面的原因,是跟这故事一样资深的老话,多说无益。虽然“干死”和“玩活”尚难避免,但有直接评判权的诸多“办公室主任”,决不都是文中这样良莠不分,让能者痛、庸者快,一般都会尽一切可能体恤干事者,相信他们在内心保持一种认可。在这里,笔者想说,“能者多劳被人利用坏了”,至少不是一种终极判断。

N从一个小单位选调到一综合机关办公室来,刚混个脸熟,又抓住了上级机关遴选的机会。但经过试用,最终被退回。论工作能力和表现,论考试成绩与结果,小N就是那个“小弱”。他机灵进取的背后,的确有“小强”的落寞,也有“办公室主任”和旁观者的无奈,但小N没有“小弱”幸运,进那个旅游局,不费劲,还更上一层楼。

起码在价值判断上,年轻人不必带着学生时代“起跑线思维”进入职场,两年或者三五年,科员或者正副科,这个相对不大的循环空间,仿佛“能者多劳被人利用坏了”,却无法否认“小强”的价值和“小弱”的颓势。而年轻人才干、品质和底气,就是海量工作、无数困难和领导看似无情给历练出来的。

假以时日,“小弱”之类如果不真正聪明起来,你看他会有多少后劲,多大长劲。年轻时没有练出做事工夫和敬业品质,不妨看他四五十岁、六十来岁时的真正作为,更要惦量他在人们心目中的真正份量。你会明白,在能者多劳的名义下,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N遴选试用被退回,是制度完善破题的标志。一时无力改变制度与环境的年轻人,更多工作才是你的机会。拼,才有可能赢;不拼,肯定输。智慧的“能者多劳”,结果一定是“多劳者能”。倘若你弄得不堪重负、不被理解,甚至工作质量下降,导致失去信心,反而说明你还不是真正的能干和强大。

有抱负的人不会把一时的辛劳当沉重的包袱,随时比试强手如林才是应有的格局;有办法的人会用力借力,耐受住各种磨砺,向内使劲,成长自己。如果真是强者,你就可能影响身边的“小弱”,让人正视你的价值,并笑到最后。(红网评论、华声在线、飞天时评、长江时评用稿。光明评论、凤凰评论、香港商报转载)

 

 

新闻链接:http://www.163xjk.cn/5114247/20170508A0688L0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