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校的“副科”顶不起“更加重要”的盛名
(2016-01-22 09:10:36)
标签:
时评 |
分类: 教育系列 |
红网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6/01/22/3894065.htm
没有了考试评价制度的激励,学生对于副科学习的动力自然就会慢慢消失。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吁,一些主副科失衡导致后果的倒逼,有些副科被教育主管部门硬绑到考试机器上,地位似乎得到提升。比如体育进入中考20分,有些城市的“创新素质实践行”进入中考30分等等。从实际效果看,学生是有体育分数而无身体素质,更无体育素养,光鲜的“创新素质实践行”,其中的学生主体性作用总是倍受社会质疑。
而现行教育考试的指向标,是让学生向主课和考试贴近、向试卷和高分贴近、向升学与名校贴近。这种贴近不能说没有素质成长,但整体效益是差强人意的。而学好副科,需要从主科领地腾出大大的空间,需要学生有一种玩的氛围和心境,如果不幸套上考试的枷锁,副科的本质意义必然被扭曲。一重视就考试,一考试就找死。按应试的方式解决副科,只能徒增学生负担,只能是摧残人性。
也有让副科“富”起来的,每年的艺术生、体育生表面是遵从了学生的特长,其实有些特长是被升学制度逼上梁山的,甚至是家长们用丰厚的资金垒出来的。特长不一定是学生真正的喜好,只不过是通往象牙塔的一张自造的具有不当代价的名片。
马云的“副科观”对于城里学校,都是处在高高的云端,乡村学校的副科建设更是先天不足,难以望其项背。其中的体育和音乐都有场地和设备问题。化学、物理、生物需要实验条件。那些需要学生自己要加大投入的副科,更是农村家长无法承受的。
新闻链接:http://news.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