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江短笛
长江短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30
  • 关注人气:33,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言为何没有认真吃饭?

(2015-10-29 08:41:41)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人民日报之市场报:http://www.mlhnw.net/lmdt.asp?newsid=29017&anclassid=21&nclassid=0

         求是理论网评:http://www.qstheory.cn/wp/2015-10/28/c_1116970620.htm

    在一次晚宴后,莫言表示,对于参加此次佛教论坛,的确给他一个开阔眼界的机会。他坦言,在晚宴上他并没有认真吃饭,而是在不停地观察那些坐在他两侧的高德大师们,看他们的服装、表情、动作,“认真地观察,看看心中有佛的人,在饭桌上是一个什么样的”。(10月27日中国广播网)
  
  在饭桌上或端着碗不认真吃饭的很多。小孩子不认真吃饭,是为了贪玩;东道主请吃顾不上自己,是为了侍候好客人;有些官员盛宴之后,回到家再找吃的,你一定以为他是为了喝酒,其实多是他顾及酒食背后的名利。莫言不认真吃饭与从不同,他是为了“补钙”。
  
  这顿晚宴莫言“大有收获”。他观察发现,“学佛的人心中的欲望很少,他们吃饭很精致,嘴巴的动作是很小的,没有人发出我们平常人吃饭容易发出的那种声音,而且我发现他们吃的食量也很少,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内心有戒律的人,对待食物的态度也非常尊重。”
  
  与其说这是一个作家体验生活的职业本能,不如说是一个人追求真善美的文化自觉。若是我置身于这个晚宴,在高僧大德们的感染之下,也许言行会谨慎一些,但不一定能悟透僧人们素衣素食,是灵魂深处对物质或食物的尊重,是内心戒律的自然表现。
  
  近日关于食物的新闻比较多,其中4吨多重的“扬州炒饭”事件,就是时下人们对待食物的一次傲慢。心中有没有穷人和戒律?不是哗众取宠,追名逐利?这则新闻之后,莫言称自己没有认真吃饭,却大谈心中有佛的人珍惜饭食,不是言有所指,也是一种巧合。
  
  最近,中央颁发了党员廉洁自律准则与处份条例,很多人感觉要求太严,如负重荷,其实就是长期以来内心没有戒律的反应。而内心戒律不是吃饭可以生成的,必须像莫言这样的食客,做一个有鉴赏力、吸收力的“思客”,不吃胜吃。
  
  正如莫言说,一些农村老人,没有读过《金刚经》,甚至一辈子没有进过庙宇,也没有听过大师传教。他们活得比很多人明白和自在,是因为潜意识里有很多准则。他们不会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他们比诗人更心疼粮食。守住人性底线,他们用不着外在力量来约束。(红网公众号、长江时评、西岸时评、飞天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5_10_27_339013.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