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爱坐最后一排?
(2015-10-24 16:10:17)
标签:
时评 |
分类: 生活系列 |
我理解他的言外之意,提示我为何不扎堆?总见我坐在不是最南边,就是最北边,看他表情,对我似对弱者一样同情。其实,我也并非完全不扎堆,严格地说,我也有自己不多的圈子;严肃地说,当然算不上“团团伙伙”。我只是不会去挤去凑,更多是随缘,有时对某些圈子会避而远之。在机关食堂这个小江湖,我的习惯,多是最晚去买饭,多是选择在最后一排坐下来。是谁挨谁,吃完拉倒。
“坐最后一排”,对我来讲,真有悠久的历史。当年青春年少上军校时,我担任区队副,每次把队伍带进教室后,我有个特权,就是坐最后一排。那时考风还正,考试也不严格指定坐位。所以,每次考试时,我也选择坐最后一排。
当别人无中生有激怒我时,我不可能向这种人作这些解释。但为了尊严,我果断地选择前面第一排,表面上似乎矫枉过正,实际上,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从效果看,不是吗?
“坐最后一排”,几十年来,这个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如今的官场,开个会,组织方把与会人员像安排幼儿园的座次一样细致严格,我就无法保留这个“待遇”了。遇到大会场听课什么的,只要不执行“领导前排就座”这样的陋规,我会主动坐到前排。至于在机关食堂,为了保持“待遇”,就只好采取“错锋”。如果真要借机与需要的人谈点事,我也会约人挨坐。但很难有划线排队、入伙扎圈、以备不时之需那样的思想觉悟。
需要补充一下,前面挑衅我“坐最后一排”的人,其实比我聪明能干,当时的成绩也很好。但在后来的官场上,并没有由着他年轻自信的心气,按包括我在内的同学们善意地期待的那样辉煌,完全由于自身的原因,反而遭遇过普通人不曾遭遇的困境。至于几十年后提示我做有心人,擦亮眼晴,即使吃饭找坐位,也要留意入伙合群的老同事,应该是努力精明之人,也有作为之心。对他的职业发展和人格的高度,我不宜妄议。反正他自已内心,此生有抹不去的怀才不遇,如果我站在理性的立场上,也不否认他是被屈材了。
我很想告诉对我持“同情心”的老同事,至少现在,我真的不孤独,不寂寞,不无趣;较享受、较充实,较从容。顺便问一句:人生都这季节了,对那事还那样投入,累不累?(东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