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眠边疆的烈士们还要等多久?

(2015-04-05 18:55:25)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中老年时报:http://news.163.com/15/0405/09/AME7SQQD00014AED.htm

要关注被忽视、被淡忘,甚至被排斥出社会主流,连生活都十分拮据、窘迫的英雄们。我们实在亏待他们太多,至今麻栗坡烈士陵园,还有三分之一的烈士家属,迄今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没有去扫过墓,他们已经等了三十年(实际上是三十一年),希望他们不会等更久!”1984年率部夺取老山战斗的某团代政委黄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330日中国青年网)

临近清明的一天,我和战友一行十人,千里迢迢来到广西龙州烈士陵园,为连队牺牲的三名战友扫墓。屈指一数,与烈士们一别,已整整三十六年。我们来晚了,但我们终于来了。这一天,正是我们部队从境外凯旋归国的那个日子。

    也许离清明还有一段时间,当天上午十二时左右,整个陵园只有我们一行人在这里祭奠。陵园安葬的1882名当年参战的烈士,他们的家人是否来过?此时这里只有一个提供花圈祭品的服务人员,好多问题,我们找不到人求证。

    我们从一个个红色花冈岩墓碑上发现,碑的右上角,有的有烈士生前的照片。由此判断,有照片的,一定是烈士的家人,或者是烈士最亲密的战友来扫墓时镶嵌上去的。可惜,有照片的只是极少数,这大体上也印证了,很多烈士还在等待着他们的亲人到来。

    这次要祭奠的烈士,有一位是当年我们师最著名的战斗英雄曾春华,他的墓碑上有照片,或许是因为烈士的家就在广东揭西县吧。另两名烈士分别是河南辉县和宜阳县农村,他们的墓碑上没有照片。同来的河南籍战友无不惭愧地说,早知道这样,该要事先为他们做点准备,给墓碑嵌上照片,这次扫墓就圆满了。我说也是,那个叫刘玉良的烈士是个孤儿,他更难得等到亲人,就该指望战友了。

    庆幸我的这次行程是虔诚的。出发前,有战友在北京打来电话,约我去与已居军队高位的战友小聚,那时正是全国两会后期,我想,此时进京可能影响别人的正常工作,要去,以后的机会多多,而长眠在南疆的烈士,与他们分别得太久了,如果这次失约,是对烈士的亏欠,战友亏欠他们,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

    一路上,我们回忆三十六年前的人和事,当年的年轻战士,现在都五十开外了。有个在昆明打工谋生的战友要赶过来汇合扫墓,我们劝他作罢,他的心意我们一定带到;有个在家种地的战友,听说刚复员那几年也在艰难谋生,现在已经中风,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合计要专程去看望

    时间久了,不是记得人记不起名,就是记得名记不起人。在烈士陵园,我还要找一个人,只记得他是山东人,1975年入伍,打仗时是二机连班长。我缓步行走在陵园中,一排排寻找,走到中间的第八排,猛然看到一座墓碑上任纪修三个字,他,就是我当年三个月的新兵班

    至今我还在想,当年,他妹妹的事,有人帮助伸张正义了么?如今,他的父母是否健在?他的亲人来为他扫过墓么?我相信,不管“网祭”多么流行,三十多年前定格生命瞬间的战友们,他们还是盼望亲人和战友来聚聚。生者感情的寄托,也需要一种仪式。我们亲手祭上鲜花,敬上美酒,与其说是慰藉烈士的英灵,不如说在这里吸取宝贵的精神能量。(红网时评、长江时评、荆楚时评、西岸时评、东方观察、共识中国用稿。此文中青报已经编辑,当晚被总编拿下)

 

 
   
新闻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50330/43445196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