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能容忍一份报纸的“任性”吗?

(2015-02-09 11:52:57)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那晚,已经12点了,我还要翻阅当天的一份我每天重点阅读的报纸。不是赶活,我一般不会撂下来晚上读的。不过也好,深夜读报,心可以静一些。

床头的灯光影响了另一位的休息,她稍有埋怨:“明天看吧,别这么任性。”嗯,她也学会了时尚“造句”。

首版有个当地气象新闻:“雪姑娘昨晨含羞化细雨,今起任性起舞到周日”。主标题是:“总算要下场‘认真的雪’了”。精彩。

与中国关系较大的国际新闻,当然是希腊政局变化。新闻述评道:“中国大概需要考虑齐普拉斯‘上台就任性’的特殊复杂性。”

吸引眼球的徐州市人大代表李宝俊,在北京城区挖十几米深的地下室,摘编网友吐糟:有钱就可以任性了,挖洞也这么任性。

本埠有个浑小子,因为姐姐与人的纠纷,他出头作案报复,接连堵了别人6个锁孔,记者借警察之口感叹:“这小子太‘任性’。”

转载新华社的一个经济时政消息,标题是:两天三轮公开掐架,淘宝过激,工商总局很有杀伤力,双方互指对方“任性”。

转载来自上海的娱乐界最新消息:跟《花样姐姐》一起游欧洲,林志玲胆小,马天宇任性,而本埠的明星徐帆挺紧张。

 也有一个例外,该报社评分析中国今年计划的阅兵,是对日本多年来为侵略翻案的对应信号,从头读到尾,全文竟然没有用“任性”二字调侃小日本的偏执。难得。

这是一份有20版的报纸,我不可能从头细读到尾,凡新闻只是看看标题,有提要的看看提要,所关注言论类的,会看得全面些。如果我还“任性”一点,不排除报纸还有“任性”的地方。

看来,该报社各路记者都“任性”,最后的总编辑不得不“任性”。这是因为,外国人“任性”,中国人也“任性”;官方“任性”,民间也“任性”;政治家“任性”,草民也“任性”;企业家“任性”,娱乐明星也“任性”。在“任性”的人类面前,大自然的气候变化也“任性”。

百度一下“任性”:指听凭秉性行事,率真不做作或者恣意放纵,以求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达到自己某种不正当的目标,执拗使性,无所顾忌。反观上述“任性”情境剧,除了对有钱人做事风格的嘲讽,多出于对人对事的调侃用语,让人想象空间较大。

一个致力于建设文明社会的城市,如果满眼“任性”,充耳“任性”,会不会强化这座城市市民本身具有的剽悍性格?即使是各类人和事确有“任性”的因素,能不能换个别的词呢?媒体“任性”地使用“任性”,会不会悄悄地传播一种并非主流的文化价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行,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看我,听多了“任性”,对一份报纸中的“任性”,就特别敏感,特容易读出“任性”,没用“任性”,恨不得给添上,这难保我不会比以往“任性”起来。等到喜新厌旧的媒体总有一天抛弃“任性”二字时,就怕“任性”在读者心中已经生根发芽了。

难道就不能有更多不用“任性”一词的“任性”之人吗?

其实,这是我喜欢的一份报纸,也是值得我感恩的一份报纸,偶尔这样“任性”,还是觉得蛮有范、挺可爱的。如果老这样“任性”,审美疲劳的读者,怕是对你的执着不那么“任性”了。(东方观察、西岸时评等用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