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狱贪官究竟要不要“忏悔”?
(2014-10-30 11:53:28)
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系列 |
楚天金报评论:http://news.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10/201410/t3076819.shtml
红网辣椒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4/10/23/3500151.htm
9月25日,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在全省范围内下发了6.4万册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Ⅱ》。这本记载了24名因贪腐入狱的基层官员忏悔自述的小册子,被免费发放到全省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手中。消息称,也有两名试图辩解的贪官自述。(10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周刊》)
作为佛教仪式的“忏悔”,很好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知错认罪而痛改前非的精神活动。看过服刑官员给在职党员干部充当反面教员,读过很多贪腐官员写下声泪俱下的悔过书。有人说,“你现在悔过还有什么用?”有人笑称“还在作秀。”也有贪腐入狱官员本身破罐破摔,拒不真心反省。似乎入狱贪官没有必要“忏悔”。
人并不是只有长知识、求发展时,才要反省改过。初生婴儿迈出第一步,要学会的便是反省,一直到死都要内自反省。贪腐入狱官员虽然失去了很多权利和生活空间,但你尚有生存的机会,一个思维正常的人,绝不会满足于行尸走肉,理当寻求心灵的安放。
在一个政治清明的法治社会,因贪腐入狱,至少是罪有应得。这时的你还和那些偷了食而未遭法办的“黄狗”比得失,还为自己触犯法律拼命找种种理由开脱,一是无济于事,二是实得其反。不是说没有一点道理,只是这是社会要反思的问题。你已不是官员,独善其身,才是你现在最合适的选择。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这虽然是对圣人君子的要求,但这句话还告诉我们,一个努力在做好自己的人都要反省,作为一个犯法入罪的人,你没有必要反省吗?
不否认有些入狱贪官的忏悔有功利追求,他们悔恨的眼泪和认错的表达也许还缺乏真诚,但这比死不认错、拒绝接受改造要好得多。你不能完全否认他这样做,也许是为了家中老小,也许真有为他人当前车之鉴的善意,也许是为了争取稍好一点的未来,甚至在争取一个可以弥补人生的机会。
不管什么理由,“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愿意改过,也是一种正能量。真正的悔罪是和祈福联在一起的。至于有人不真心改过,他们看似欺骗了别人,最终欺骗还会是自己。
犯罪入狱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众所周知的原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贪腐入狱已是古稀老人,但是他在监狱里努力接受改造,几次获得减刑,刑满出狱后,带着老伴回乡承包荒山种橙,85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褚橙”一时誉满全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演绎的是一个入狱老人真正忏悔和绝处重生的故事。
四川省24名因贪腐入狱的基层官员,大多处在中年,要想走正道扳回人生,比起褚时健,还有的是机会和时间,你们当初多大的“政绩”、出事后获得的所谓同情,大概都比不过褚时健。一个不甘人生沉沦的人,监狱也会当自己的一所学校,比起身处高位呼风唤雨时,这里是你人生最难得“内自省”的地方。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对照褚时健,读孔子这句尽管是对圣贤讲的话,对于曾为大小“人君”的入狱官员们来说,应该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新闻链接:
http://www.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