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判断常流失于盲目点赞中
(2014-09-28 16:43:14)分类: 哲思系列 |
浙江工商局长智斗央视主持人视频走红(开始5分钟)最近在微信中被疯传。“国企与民企能不能比较”,这是浙江省工商局长郑宇民与央视主持人董倩在一场谈话节目中讨论的一个核心内容。郑局长说:“两个不同质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是不科学的。不同功能的东西不能相提并论。”
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放到国企民企比较中就未必对。事实上,国企和民企怎么不能比较呢?问题是不能瞎比较,特别是两方对其进行比较时,应该持有相同的坐标系或者说标准。
郑局长对答如流,口吐莲花的视频,其中被微朋信友们喝彩的开场对话,很多涉及到这样的比较,最大的暇疵莫过于自以为很得意的比喻、不当的类比。试分析几例:
1.
郑局长第一句话说得是对的,气长与气短与站着还是坐着没有关系。但他的第二句话就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他说:“央视发布新闻都是坐着的。”反证今天坐着说话不是气短。
逻辑错误:央视主持人董倩犯了“假性因果”之错,站坐与气长气短构不成困果关系,结果使自己陷于被动挨打。
2.
这是工商局长抓住了自己与对方的某些特征,继续论证今天与央视主持人坐下来对话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逻辑错误:用高跟、平跟比喻国企和民企,是以喻代证,达到偷梁换柱的目的。
3.500支胳膊(500家民企)搬不过两条大腿(中石化和中石油),所以国企是国家的老大。
央视主持人称国企老大,与工商局长不服国企老大,各自衡量的标准不一样。说国企老大,是指产能和为国家提交的利润多;说民企更了不起,是指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大。
逻辑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别人在说体积,你在说颜色或者是形状。
4.
这是工商局长用来证明国企不能和民企进行比较的一个比喻。这反过来证明工商局长与央视主持人关于国企民企老大老二的比较方法是错误的。虽然男女比胡子很谎谬,但思维逻辑却是正确的,就像男女比力气一样不应该,但比较方法没问题一样。
5.
对于一个永续和谐健康的社会来说,水当然比酒重要,工商局长运用“上甘岭之水”、“汶川地震之水”、“上海大火救灾之水”,把水的重要性说得无以复加。言外之意,民企是无冕之王,国企哪里比得上。
逻辑错误:用酒和水比喻国企和民企,是以喻代证。如果认定是类比,也是不当类比。
类比的可靠程度决定于两个事物的相关程度,而且推出来的结果具有或然性。任何比喻都是蹩脚的。
这段几分钟的视频,因为浙江工商郑局长的思维敏捷、观点犀利、语言俏皮,而被无数网友点赞。但过细品味,总体上讲,这不是一场理性的交锋,说它是一场语言的快餐可以,但称不上是思维和思想的盛宴。这充其量可以与几年前的“大专辩论赛”相媲美,不当类比,蹩脚比喻,和杂烂的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只会诱导人们放弃公共说理,获得嘴巴皮子的快感。再一次说明,在言论场,修辞胜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