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必用“装死”来感悟人生

(2013-03-31 18:39:25)
分类: 时评系列

昨日,在武汉石门峰陵园名人文化广场上,有一场特别的生死体验,让活人“装死”开追悼会。扮演者学生曾佳躺进鲜花簇拥着的棺木中,接受同学们献上的歌曲、告别和追忆,最后在白炽灯光的照射下“复活”。睁开眼睛后的曾佳,感觉世界变了,瞬间差点流下了眼泪。有的体验者则说,躺上去的一瞬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后不会再为一些小问题纠结,要乐观对待生活。(331日《长江日报》)

我感叹人们清明祭祀的创意,更感佩大家进行“生死体验”的勇气,但是,我不赞成随便对待死亡,对死恭过于礼,不算“慎终”。更不信经历过如此“生死体验的人,此刻就真的醍醐灌顶,从此就大彻大悟。众多市民很难接受这种行为,我以为体验者不要以为取到了真经。

一般意义上,完整的人生决不可以速成。没有任何方法让儿童获得耋耄老人的智慧。人生有一条顺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运行轨迹,我们总是从一岁活到八十岁,无法倒着活回来。即使中途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或者是贵人相助、意外之得,都不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或精彩或残酷的“插曲”,从好的方面来说,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药家鑫开车肇事杀人灭口,看似偶然,其实必然。他的成长缺少面对困境与责任担当的磨炼,一事当前,乱了方寸。他谢罪之际,也许彻悟了,但代价太不忍。“体验生死”疑似游戏,如若不当,于人生反而无益。

正确的路径是什么?请在老祖宗的《大学》中寻找密码: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从古到今,为什么人们至少不轻信拔苗助长、速成果蔬,包括官场的火箭提拔,学堂的速成课业,答案就是若干“奇迹”违背了老祖宗的衷告。一些“摊上大事儿”的人物,一定是他的人生和职业链条中有“不序”的环节。

我们承认时势可以造英雄,但英雄的人生没有捷径与便道。经历过真正血与火考验的张子善、刘青山,进入和平年代没多时,就不敌糖衣炮弹,不得已以另一种死作出人生的交待,遑论一场“生死体验”的游戏,它岂能为我们的人生装上保险?

 

同题文章:http://news.nen.com.cn/system/2013/04/01/010295088.shtml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30401/ctdsb2007949.html

 

新闻材料:http://finance.chinanews.com/life/2013/03-31/4691254.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