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基层“议员”议政
(2012-12-28 04:28: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长江商报:http://news.cnxianzai.com/2012/12/462747.html
长江日报: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12/28/content_5104172.htm
最近参加一人大代表团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官员人大代表的声音高过了基层人大代表的声音。私下了解到,一些来自社区和中小企业的代表,有许多想法的不乏其人,但他们担心说出来太小儿科、不靠谱,往往没予以充分的表达。事实上,基层人大代表存在议政素养和议政胆量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又不止于他们自身。
随着民主政治的进步,官员人大代表逐渐减少,民间人大代表逐渐增多。但数量对比的变化并不意味民主程度和议政质量的自然提升。从多方面加强来自基层代表们的履职素质,鼓励他们议政的积极性,已成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是人大会议组织者或者代表团负责人要更多地关注和倾斜基层人大代表,会议期间多给他们时间与机会发言。不是把他们当会议的花瓶,而是当主人,同时要引导他们朝议政方面打开思路,建言献策。如果会议抱有诚意,他们一定会给你惊喜。
二是官员代表在这个场合既要履职表达自己的诉求,又要放下身段听听基层代表的声音,最好不要先声夺人。尤其不要在这样的场合轻易驳回基层代表们的意见。当然,两个层面的代表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开展良性和建设性的互动,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三是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在平时要确保对政府工作的关注与跟踪,开会时就能心中有数,有话可说。基层代表要把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支持做实,防止“会上听报告,会下脑后抛,年中各忙各,年底想话说”。
人代会释放基层代表的议政潜力,有很多方法。有的在会前组织人大代表视察全年重点工作或重点项目,让并非专职的人大代表在会前能够沉下心来,进入角色,这对于提高他们参政议政能力肯定大有裨益。另外,对于基层代表发表的意见,一定要有负责任的回应,基层代表如果说了没白说,参政议政的兴趣必然大增。
我对年轻的基层代表建议:人大会结束后,你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拟一份有侧重点的“履职清单”,全年跟踪,年终盘点,开会时,你就可以谈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基层代表要有自信,因为你具有独特优势,你代言的群体,是政府工作的最重要群体。你关注的问题,很可能是官方最容易忽略的问题。切忌“善小不为”。至少,你要相信政府和领导在例会期间的诚意与耐心。